第157章 现在要叫赵夫人(1 / 2)

加入书签

王晓芳的决定对于所有赵军来说是个见证,见证奇迹的时刻。一个**军师带领的正规军团用一种无法用逻辑解释的行为,顺利的在战火纷飞的边关战场上来回的穿梭,如入无人之境。泾军搜查了数次,从来没有发现过赵军的行踪,更加没有见过所谓头上绑麻绳的游击队!

此刻的王晓芳已经化身成千金小姐,坐在轿子上一摇三晃的上路了。如果不用考虑钱的问题,其实王晓芳完全可以将剩下的人化装成阔少爷、有钱人家的老爷等等,大家出门在外游山玩水。不过现在赵军军粮紧缺,钱是紧俏物品,所以如果能够在这场逃亡外加偷袭对方的过程中顺便赚点外快,最好达到自负盈亏就十分完美了。

王晓芳在离开之前做了一个霸气十足的决定——在芜城、商城、羌城,还有遇见卖面老板的亭镇开四家镖局,负责押送赵韩两国通商的货物。这个镖局王晓芳也是做了长远的考量,打算日后在合适的时机出手给自己的人来打理,日后负责全国上下货物流通的职能部门,而将范炙的钱庄收归国有,将几家大型的钱庄货币互相之间进行流通,发展成为一个货币流通的职能部门。

王晓芳的手下总够有两千四百余人,分成了八组,其中她带领的是一组爆破人员、孙明带领的是一组情报人员,这两组人员自然是都不能开镖局的。所以她调遣出了四个部队,分别驻守芜城、商城、羌城和亭镇,然后向四周呈卫星状开放自己的业务,最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遍布赵国。

“那咱们不打仗了?”孙明对王晓芳的决议十分的不解。

“不是不打,而是为了打仗做更好的准备,你们在开镖局的过程中同样不能松懈日常的训练,在运送镖物的过程中甚至还可以讲自己所学的应用进去。”王晓芳说道。她已经为镖局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因为考虑到平日里只有大型的运输才会找到镖局去押镖,而小型的货物传递或者信件在古代十分的麻烦。

王晓芳建议四个地方开展小型的代办活动由几个人组成的一支队伍专门运送这部分的物品,虽然不能保证运输的时间,但是因为运送的费用低廉,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何况四地的驻军是要经常走动往来、互通消息的,这无非是为他们的走动贴补一些钱而已。

“是!”几个队长作揖答道,如果是几天以前王晓芳敢下达这样的命令,他们肯定是要违抗军令然后北上追随赵将军的。哪怕是马革裹尸也不愿意沦为逃兵,但是经过数日的相处,大家发现王晓芳不是不做事情。而是一定要用一种最好的方法办最好的事情,大家都自问没有军师的头脑和才干,对于她吩咐下去的事情只好言听计从。

“可是赵夫人,”一个叫做王海明的上前一步说道,“我和路勇不再这次的镖局行动中。我们要做何事?”

“我这次想做的主要是打通赵韩两国的通货渠道,你们的关键不在于赵国,自然就在于韩国了,赵韩的边界上是这次行动的重中之重,我知道你跟随赵将军的时日最久,对赵将军的行军布阵也了解最深。所以这次我会拍你驻扎在此地,与孙明一组合二为一,一面成为通商的枢纽。一面收集泾军的情报。”王晓芳看着王海明说道,他立刻感恩戴德一般的对王晓芳点了点头,行礼接受了这个安排。

其他人对于王晓芳的这个安排也没有什么异议,论资历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和王海明相抗衡。赵军人人都想抢在危险的最前线,所以怎么来调配人手的问题一度成为王晓芳最头疼的事情。选孙明做情报组也是因为这一组基本上和打仗沾不上什么关系。所以需要一个资历最浅的人,同时资历最浅的人想法也比较活泛。反而会事半功倍。

所有的人即便是对这次的安排不太满意也不敢妄言评论,而且几处地区形成了竞争的趋势,八个队伍势必会构成良性竞争,最后将镖局的生意不断的扩充。王晓芳预计,赵振天想要从最西面的麓骊山脚下和班德烈会和,假意达成共识,退出中原还要不少时日,所以此刻她并没有要动的准备,打算以不变应万变。

王晓芳其人连同她的两千四百余人在赵国广袤的地界儿上就彻底的失去了音信,张方毅带领的五千人几乎要把这片土地掘地三尺,并且连日来没有彻底的休息,所有的士兵都疲惫不堪。一开始他们用的便是麻绳这条线索,发现搜索无果之后便换了策略,找了王晓芳的画像在四周张贴,仍旧无果,最后张方毅彻底的放弃了这件事情,“今晚大家好好休息!”

当然张贴画像的无果并非真的大家从未见过王晓芳等人,只是这些赵国人不明白的是,我们见着我们的人凭什么告诉你们这群敌人他们的下落啊?

“可是将军……”下面的人想说王晓芳一日找不到,他们一日不得安枕,话还没有说完,张方毅就挥了挥手,“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此刻赵军既然已经逃去了麓骊山下,我们便占领边城!”

“可是我们手中只有五千余人。”士兵说道,到底是个大城,怎是他们说占领就占领的?

“虽然只有五千,但是一个连守卫都没有的城,难道我们身经百战的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