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双边关系(1 / 2)

加入书签

“放心吧,会没事儿的。”林晓如握了握王晓芳的手,希望借此能够给她传递一些勇气。王晓芳抿了抿嘴带着浅浅的笑意,她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赵振天的后顾之忧,自然还有前瞻性的东西,如何帮他更好的拿下江山,以及如何更好的在拿下江山以后坐稳了这里。

来到韩国不出几日的时间,林晓如、王明德就依次的找过王晓芳请她出面打理一些事务,不过这些都被王晓芳拒绝了,她走在韩国的街道上,仔细的打量着周围的风景,一边在心中盘算着开镖局的事情,因为是要去公职部门去办理一些保证、登记一类的东西,她叫赵小儒跟着王明德去全程跑一圈,借此也熟悉一下这些事情的流程,回来汇报给她。

王晓芳发现韩国和赵国很大的不同,这里路上的行人都很匆忙,偶然能够瞥见一两个悠闲的聊聊家常的也是常年闲赋在家中的女子遇见了相熟的朋友。街道上几乎是见不到什么男人的,即便是有也在低着头匆忙的赶路。

不过每个酒楼道都是人满为患,相反的,像之前王明德那种小面馆在这种地界儿一定是没有什么市场的。虽然不知道韩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韩国的穷人到底有多多,至少在韩城中是看不见的。所以王晓芳对于周文倩的父亲周丞相还是十分好奇的,到底是有了什么样子的手段,叫这个沿海稍微富庶的诸侯国居然有如此现代化的发展。

如果换算成王晓芳那个时空的地图,韩国所处的位置在中国古代所谓燕赵之地。自古就有人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地灵自然就人杰,所处沿海城市,这个诸侯国相比较其他国家的人出海的次数也比较多,海上风浪较大。自然叫他们会寻求别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出海捕鱼。

至于赵国因为地处戈壁边缘,临近沙漠,视野一览无遗,虽然自然灾害严重,但是人民天生就有一种热情豁达的劲儿,注定发展经济是有点难度。要发展经济总要精于算计,这是赵国人民的瓶颈。

韩国的发展比起赵国、泾国来说,像是一个具备了现代化雏形的商业街区。王晓芳忽然想起了之前自己想过的信用机制,此刻似乎到了可以应用的时候。同样的。因为酒楼的盛行,而廉价的店铺反而遭到排挤,王晓芳其实在思考叫王明德转型开服装店的同时。去开几家餐饮行业。

当然,一个外地人在人家的酒楼行业插一脚是很不明智的,但是可以考虑开成茶寮和酒肆,就像是现代社会的茶秀和酒吧,通过针对性经营应该是个不错的营销策略。同时。在这里谈生意的必定要面向高端人群,日后也会变成王晓芳的一个情报的集中点。

晚上回去的时候赵小儒差不多已经把所有的手续都跑齐了,这个效率倒是有些出乎王晓芳的意料,“这么快?我还以为至少得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全做完这些事情。”

“其实即便是今天王明德不陪同,我也一样能够把这事儿办了。”赵小儒说道,“之前我来这里租房子也是自己摸的。现在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王晓芳放下手中随意在路边买的东西,然后一边给自己倒了杯水一边对赵小儒点了点头,倒也算是没有枉费她一番培养的心思。“明天收尾之后,就去看看什么地方的房子合用,我接到孙明传来的信息,赵国那几个点全都安排妥当了,已经开始接单了。就等着咱们这个点的了。”

“这么快?”这个效率显然也出乎了赵小儒的意料。

“赵国也没有什么职能部门专门处理工商事务,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去审批的。只是没有想到接单也这么快就能上手。”王晓芳微微的笑了笑,总算是对于这个精度还算是满意。只是吴勇也好、苏秦也好,至今没有给她传来任何消息,叫她有点担忧前方的战事,不过看着韩国相对安宁,百姓也鲜有提及战争的,所以猜测这仗应该还没有打起来。

若是当初派张方毅出兵,一定已经有了一个结果,不管赵振天是降是败。不过徐哲生性多疑,必定会错失不少发兵的良机,所以直到此刻还在观察也是可以预想的。

“其实这次韩国给我办这些手续也是破格了很多条款,听这些官员说,好像是因为韩国目前急缺这方面的机构。”赵小儒对王晓芳解释道,也就是说很快就能够迎来大批的订单,因此韩国的政府方面也才会如此之快的将他们的手续问题尽快解决。

“这样最好,王明德现在在哪里?”王晓芳问道。

“好像是在店里,今天和我在外面一天,店里的生意蔡俊又照顾不来……”赵小儒摇了摇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自己岔开了自己的话题,“我听王老板说,他和林老板都有意要把生意交还到你的手里,为什么你不打算接?”

“我打算渐渐的把手里的全部生意都彻底的放给他们俩,”王晓芳随意的说道,却叫赵小儒大吃一惊,虽然王晓芳从来没有明说蔡俊、王明德的服装店和林晓如的美容店,她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以及雇佣的合同关系每个月能从中收益多少,但是赵小儒也不傻,数学也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初步的估算,所有的生意加起来可能抵得上赵军一年的全部开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