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十年磨一剑(1 / 2)

加入书签

“我只看见你脸上有刺青,却并未听见你亲自说,我何以知道你如何获罪?又获得是什么罪?”王晓芳上下打量了一边韩良说道,关于韩良如何获罪一事,她原本只需要问问看自己面馆的手下或者是唐吉唐大人,再不然书信一封给陈友成,派他追问此事便能够知道一二,但是这位韩良的性格实在太过特殊,王晓芳不愿意先入为主,是以首先来问的便是他本人了。

“脸上有刺青自然是在两军对垒之中,在军中犯下的过错,幸得赵将军大人大量没有被处死,只是被判处了流放十年。”韩良答道,王晓芳听罢大惊失色,怎么也看不出韩良竟然是流放过十年的人。

“军法处置我也受过,滋味不算好受,但是受罪之人未必真有过错,我既然来问你自然不是想听听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想知道的是其中的缘由。”王晓芳看着韩良说道,想起自己被赵振天打的皮开肉绽的那次,她真想直接淬一口唾沫出来,这是哪门子的大人大量?

“赵夫人?”韩良带着三分讶异的口吻叫道,见王晓芳点了点头,心中大致也思忖了一二,能够取代唐宁的位置成为赵军之中的第一夫人,只怕是真的经过了不少磨难。“在下被刺的自然是逃犯的印记,不知道赵夫人可曾听说过草场之役?”

“听过!”王晓芳点了点头,草场之役是当年赵振天早年最出名的一场战役,和泾国争抢一片位于两国交界处的一个城邑的战争,这个城邑被赵国占据多年,事实上根本史料显示却是当年泾国的领地,这是早年在北方作战的泾国先帝李成吉不敌赵国大将而失手的城池,这么多年过去,连这座城池的人都不记得自己到底是哪一国的。泾国却忽然想起了这一出,派兵去争夺,当年的赵振天刚刚对战完西番,带着疲惫之师又得应付泾军,也就是在这场战役中,唐宁——赵夫人为国殉难,赵振天手下的士兵破釜沉舟竟然奇迹般的守住了这座城,因为城南有广袤的草原,成为了赵军骑兵饲养马匹的优质环境,所以这次的战役被成为草场之役。而夺得的城池便是现在的边城。

所以赵振天在边城驻守了这么多年,因为亡妻的灵魂尚在此处。

“草场之役若非当时牺牲了赵夫人唐宁,激起了赵军的意志。只怕想要赢十分的艰难!”韩良很缓慢的说道,似乎无论说多么激动的事情他都显得很平静,也不卑不亢。

“因为无法取胜,所以你就做了逃兵?”王晓芳问道。

“我不想白白牺牲了性命!”韩良点了点头,“无法取胜的原因并非敌人太强。也不是我赵军太弱,而是指挥者指挥出错。”

“赵将军?”王晓芳问道。

韩良摇了摇头,“泾军掐准了赵将军与西番对垒之时出兵,赵将军无法掉头回顾边城安危,所以派遣了一支先头的小分队由军事吴勇带兵迎战泾军。因为吴勇手中兵马较少,当时我就建议了不要和泾军直接对抗。取到草场从背后攻打泾军。”

“这是一条好计策!”王晓芳倒是很赞赏的点点头。

“多谢夫人,”韩良说道,“虽然是一条好计策。但是吴勇此人刚愎自用,不愿意听我提出的意见,从正面以自己的一支不足两千余人的先头部队打算和泾军硬碰硬,我手下的士兵中不少家中还有妻儿老小,若是因为指挥失误在战场上惨死。我实在无颜面对他们的父老乡亲。”

“所以你便带着这些人逃跑了?”王晓芳问道。

“自然不是,我手下总共有二百余人。我带领这部分人,连夜离开吴勇的大军,我假传军令带兵绕道敌军后方,连夜突袭泾军。”韩良说道,“我们突袭当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斩杀泾军一千余人,并且乱了泾军的阵脚,吴勇此时带兵正面出击,打了泾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当时带兵之人乃是北面的大将,皇室的后裔李松,很快就从颓败的战事中理出了头绪。首先朝我们敌后的这支部队发起了攻击,我便拆迁了这二百余人,自己一人回到军中领罚。”

“所以战事结束,论功行赏,你便以出逃之事而获罪?”王晓芳问道。

“是!”韩良点了点头。

“为何不和赵将军说明缘由?”王晓芳问道。

“吴军师横亘在我与赵将军之间,赵将军其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以他未必会听我所言;其次,我作战失误的确难辞其咎,违抗军令擅自行动还私放了手下士兵,自然应该领罪;最后,赵夫人唐宁惨死在这场战役之中,我更加无法开口了。”韩良说道,脸上的表情微微的透着些苦闷,王晓芳大致的明白了来龙去脉,但是他的话倒也不能尽信,余下的事情她要亲自去调阅当年的史料分析,才能下一个定论出来。

“你作战的法子倒是和我很像,”王晓芳笑了笑,“只是勇是勇了些,没能谋出成绩,想必是年少得志,恃才傲物,你觉得吴勇不把你的计策放在眼中,只怕是你也从未将吴勇的谋略放在眼中。赵将军虽然偏听偏信,但也不是什么老眼昏花之人,吴勇三番四次陷害于我,却只落得个奔走他乡的结果,可见,此人也并非难对付之人,这十年磨一剑,搓搓你的锐气倒是刚刚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