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难上加难(1 / 2)

加入书签

王晓芳这些时日和范炙通过每日新闻还有飞鸽传书将事情的安排一直进行着,泾国那边伪装宋缜的人已经被李松不问缘由的杀了,这事儿算是和李元杰、李谨南结了梁子,但是眼下南面正在打仗,李松的怨气生生的被泾王按压了下来,压根就没有传到李元杰和李谨南的耳朵里,这位泾王看来还真是有些本事的,不过越是如此,这位李松将军就越是肝火旺盛,看着赵国是徐家在把持,看着南面是李家另外两位在操持着,自己反倒像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决定至少得在赵国一事上调动一下。

此事苏秦也窥得端倪,看来眼下大家急切盼望的都是徐家这位能吃一场败仗,最好从边城之中退出去,他是肯定等不来泾国的援军的,苏秦和张方毅谋划了一下此事都觉得是时候出击了。

但是怎么攻击,怎么才能将自己的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尤其是边城百姓的人员伤亡,这就叫苏秦有些犯难了,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一封飞鸽传书,是王晓芳从赵都发来的,上面写的就是如何攻打边城。

一方面叫张方毅正面迎战,一方面从背面的地道入城营救百姓。

给百姓武器,关键时刻,他们就能够拿起武器,成为战士,所以苏秦算了算城中的人头和数目,语气外部围困不及在营救时候造成内部瓦解的样子,只是他有点不知道王晓芳为何会大老远的给他发这封飞鸽传书来?

王晓芳其实也没有想到合适的攻城计划,因为一旦计划不周详那么徐哲就可能拿全城的百姓开刀。她就是这个时候接到的孙明截获的现报,说是在洪大兴的撺掇下,徐哲将所有的人都关押在地牢了,地牢正是外部地道能够抵达的地方。这么安排根本就是为了叫他们去救人的,王晓芳捉摸了一下洪大兴的用意,最后只能先将此事搁置一旁了。

剩余的事情就看苏秦的具体操作了。关于洪大兴,她没有特意安排苏秦怎么做,苏先生原本也是聪明人,王晓芳相信不需要她刻意的说些什么,苏秦也能够立判,倘若说了万一说错了,还误导了他的行为。

接到传书之后,苏秦就立刻开始准备和泾国的对战,张方毅点足了兵马,在边城之外叫城。有关苏秦离开的事情。那是大张旗鼓人家都十分清楚的,但是有关他回来的事情确实悄无声息,没有人知道的。

徐哲只当是现在赵振天初拿上摄政的权利。需要苏秦辅佐,所以才叫他回去的,并不知道其实苏秦就在赵军之中。面对张方毅他有些犯愁,一来自己是不是张方毅的对手,很难说的清楚;二来自从自己的手下大将在之前那次追击赵军过程中都不幸阵亡之后。他的手中没有一个能和张方毅抗衡的大将;三来就是自己手中拿的是赵国都城百姓的性命而张方毅原本就并非赵国人,会不会因此而对他们有所忌惮,实在很难说。

但是人家已经叫城了,你没道理闭门不出,这话倘若传到泾王的耳朵里,不知道李家南北两位都会怎么参自己一本。徐哲只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了。

话分两头,那边王晓芳终于等来了吴勇,再次相遇。倒是有点感慨良多,一转眼已经一年半的时间晃悠过去了,吴勇不再是当初的吴先生、王晓芳亦不是当年的王先生,他们二人已经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

“赵夫人!”吴勇毕恭毕敬的说道。

“免礼了。我们之间不必客气。”王晓芳说道。

“赵夫人大人大量,对当年之事都没有记在心上。”吴勇看着王晓芳说道。

“天下为女人和小人难养也。我尖酸刻薄,并非不记在心上,只是赵将军宅心仁厚,知道你潜逃非你所愿,这些时日,你家人他好生的帮你照料,我已经派人去把他们接来,与你在赵都之中会和了!”王晓芳说道,眼下得尽量把功德都放在赵振天的身上,如果非得要做什么奸佞小人,也只好她来扮演这种不讨喜的角色了。

对于这样的那排,就算是吴勇再白眼狼也是得要感恩的,“多谢赵夫人成全。”

“赵将军打算东去前往屯门关,赵都就安排给你了,赵王年幼,辅佐起来应该破费心思,但是对吴先生而言,只怕这不是什么大事儿。眼下赵将军正是要得民心的时候,安排了些措施,你照着执行,不要叫群臣驳斥就好。”王晓芳吩咐到道。

“吴勇丁当竭力而为。”吴勇能够再次折返回到赵国,已经比先前离开之时平静了很多,退一步开阔天空这个道理他眼下倒是看得透彻了,毕竟论才知,自己和苏秦、王晓芳斗,那也是没有什么胜算的,何况加上他们的背后还有赵振天这个人。

吴勇跟随赵振天多年,深知这是一位怎样可怕的主子。

“剩下的事情我也不方便说什么了,赵将军来了,自然会和你交代的!”王晓芳说道,吴勇点了点头,“不知赵将军,哦不,是摄政王什么时候回来?”

“传了信去,中午给你接风洗尘的时候想必就回来了吧?”王晓芳说道,她估测的不错,不但是赵振天回来了,他还把小王子给带来了,几人见到立刻下跪行礼,只有王晓芳的礼数比较轻,随了赵振天,她的礼若是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