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重逢2(1 / 2)

加入书签

白嘉源高兴的朝晓晓走了过来,“我和你一样都是来给胡静助威的,怎么说咱们也得算是半个娘家人不是,你这段日子去哪了?我听四哥说,他们为了找你,可折腾了,几乎都把整个儿北京城都翻过来了,可连你的影子也没找着,佳明哥气的大发雷霆呢?撂下手里的工作回来北京,找了好久,也只知道你去了南方,可到底是去了哪里,他们终究也没有查到,你到底去了哪里呢?”

晓晓笑了笑“去了哪里呢?我也说不清楚,总之去过好多的地方,刚离开北京的时候,我怕你们找我,就去了湖南,哪里人口比较混杂,不容易找人,我住在那里一个叫祁阳的地方,大概是待了一两个星期左右吧。”

“其实,我也没有要去的地方,只是漫无目的地走走看看,静静的想一些事情,毕竟,这段时间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想要好好的考虑考虑未来的日子怎么过呢。在那里的很短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事情。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于是,我就想着多走一些地方,看看这世上我们许多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所以我又去了云南,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个因贫穷而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着原始的美丽,有着不经雕饰,天然形成的美丽而沁人心脾的大自然的景观。”

“我在云南待得时间比较长,大概有两年吧!几乎那里所有的城市我都住过一段时间,从昆明到丽江到西双版纳,还有许多贫困的地方,最穷的应该是思茅 怒江州,这里真的很穷,人均收入700多元.县的财政收入去年才过千万.没任何工业产业,完全典型的农业县,不过这里景色很美,人也很朴实,他们都很善良。”

“有一次,我去了一个大理一个叫漕涧镇的地方。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还发着烧,是我借住的那家主人,背了我走了好久的山路才送到了医院。事后,他们一家谁也不肯收下我为了表示谢意的钱,我也知道对人表示谢意不应该这样直接的,可是你不知道,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多苦,大冬天里他们连双棉鞋都没有。穿着露脚趾头的鞋,最可怜的是他们家的两个孩子,已经大冬天了。可还穿着一件夹衣,我刚到那里对于那里还不熟悉,我没办法帮他们买一些他们急需的东西,所以才给他们钱的,可他们说什么都不肯要。反而给了我一把草药说是沐风专门上山为我采的,专门治我这种水土不服的。”

“沐风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是他们家唯一的男丁,他还那么小,就跟着父亲忙于生计,他每天清晨就起床。除了帮忙父亲还要带着妹妹走很长的一段山路去上学,那里的学校设施特别的简陋,以至于像我这样的出身的孩子也会觉得他们可怜。那根本就称不上是房子的教室已经满身伤痕。随时都仿佛快要塌了一般,教室里那些桌椅板凳,简直叫人不忍心坐上去,不是亲眼目睹你绝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学校存在。”

“那里的老师也特别的缺乏。语文数学体育都是一个老师,他也是前几年和他的同学一起。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这个地方,可是如今这里也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别的人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只有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不为别的,只为了这些善良而可爱的孩子们。晓晓问他,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不走呢?”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他说,他舍不得这些孩子们,他还说你别看这些孩子小可他们都很懂事很善良,他说他曾经也动过走的念头,东西都打包好了,第二天就打算走了,可是就在那天晚上,他听见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看,门外堆着一堆吃的,有饼干、面包、还有两根黄瓜和一张纸条。

亲爱的老师你好,谢谢你这段时间这样辛苦的教我们学习知识,你要走了,我们不能给您买什么,这点东西路上吃吧!

他看着这张纸条和这堆吃的,不由得放声痛哭,他说,虽然这些干巴饼 干和干裂开的面包对你们来说一文不值,可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简直是一年也难得吃上一回的珍品,他们或者他们的父母不知道要费上怎样的辛苦,才能弄到这些吃的,他们对一个就要离开的外人,竟然也会这样掏心掏肺,这让他羞愧难当。

他提着这些东西打算还给那些孩子们,当他走到离他最近的那户人家时,看见他们正围着吃饭,一家人围着一小碗土豆,大人们基本都不敢吃,他心酸的都不敢进去,于是他又往前走,看见那家的爸爸正做在院子里,他发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唉,娃子啊,你也别哭了,那人家老师在这里也待了够久了,这么长的时间,咱们连顿肉都没让人家老师吃上一口,那人家都是城里的娃儿,谁能受得了这样的苦呢?咱们命不好,这老师临走了,咱们都拿不出一点像样的东西来,你攒了那么久的钱也就只能换那么一包饼干,也不知道人家老师嫌不嫌弃。

最后他捂着嘴巴哭着跑了回来,从此再也没能离开这个地方,晓晓听得也很感动,人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有回报,谁都不是铁石心肠,特别是面对这些思想单纯没有杂质的善良而淳朴的人们。谁又忍心将他们的善良抹杀,谁又忍心将他们的纯净践踏。

这些善良而淳朴的人们深深的感动了他,让他在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