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基金公司小风波(1 / 2)

加入书签

有了一个大的流通股东支持,英特尔和可乐,可是比历史上更早回到正确道路。对于这个非常支持ceo的股东,其他人也是无可奈何。 李斯特基金和ceo原有势力携手,基本就确认了50%的股份。一些中小股东,也愿意跟着李斯特保持一致。两家公司的股票开始企稳回升了,虽然涨幅不大,但是现在的股票市场可不怎么好,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 现在沙漠土豪正在互掐,美帝支持一边,毛子支持一边,世界局势可是非常不好,石油价格持续飙升,黄金波动也在加剧。这种情况下,主流的投资都是石油和军工,李斯特显然是属于非主流。 大卫李斯特自然知道,石油已经涨到头了,他才不会去背锅。米国又不缺石油,随着北海和德州加大开采力度,石油价格很快就会有所回落。 “boss,李斯特基金二周就完成了建仓。已经超过九成仓位了。” “嘿嘿,估计又要晕倒一大片了。” “是啊,老板,实在太激进了。他的基金团队可以解散了。” “你没发现他不喜欢做波段吗?期货交易都敢锁仓,你指望他在股票上做波段?” “也是,几支重仓股已经企稳回升了。现在只要低于他建仓的价格,他就开始扫货。这样一来,空头基本离场了。” “哈哈!有意思!我们也进场。” 李斯特迅速建仓,使得华尔街措手不及,即便不相信他的判断,也相信他的运气,不要怀疑老美的节操,为了相信运气,有些运动员连赢球的短裤都不洗,有的人还故意反着穿。他们比天朝人还要相信运气,除非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这样的跟风不会停止。 三天之内,有二十几只基金进场扫货,大卫李斯特知道后也是苦笑连连,这他喵的,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他现在反正是没钱买了,就只能看着。 三支市值不大的股票,哪里经得起这么多基金追逐,股价很快被拉抬了10%。 李斯特旗下的其他股票,也被基金公司介入,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些都是科技股,盘子非常小,稍微扫一下货,股价立刻就有显著提高。 一个月的新基金,居然整体上涨了10%,华尔街精英们,也是无语凝噎了。瞬间就像被一万只羊驼疯狂践踏,他们各种图表和分析数据,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现在就是羊群效应,没有什么重大变故,李斯特基金根本就不会下跌。这种迅速建仓锁仓的手法,很多人在大卫李斯特身上见过,白银和黄金他就是这么干的。现在又是如此熟悉的一幕,不管你相不相信,最好还是买一点。 对于大卫李斯特有如此大的号召力,李斯特家族也是颇为无语,前几天还在说这样投资风险太大,应该如何如何的人,迅速闭上了嘴巴。首先是大卫李斯特完全不理会,然后是市场的反应,证明了他们的愚蠢。 大卫李斯特的名言是,“不要和白痴争辩,这样会降低你的智商。”很不幸的是,家族的一群老家伙躺枪了,历史已经证明了,还将再一次证明他们是白痴。大卫李斯特,已经将他们划入不用争辩的行列了。 随后大卫李斯特的举动更加奇怪,基金公司的人都还给了家族,仅仅保留了六个人,维持基金的日常运转。当初借人的时候就说了,最多六个月,起初老李斯特还有些不以为然,结果一个月不到就还回来了。 华尔街的震惊可想而知,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如此庞大的基金公司,只有六个人管理。现在华尔街一个基金团队,只要超过一亿美刀的,就要好多人管理了。现在已经接近28亿市值的基金,只有六个人管理。 为了缓解基金持有人的不安,大卫李斯特只能出面澄清。 “李斯特先生,您好,我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外界评价你不负责任,为了减少工资支出,大幅度的减少管理基金的人员,您怎么评价?” “亲爱的记者朋友,你知道的,我从来不跟白痴争论,他们会用这种方法拉低你的智商,然后用丰富的经验击败你。” 哈哈哈哈!现场记者立刻笑喷了,这下热闹大了。 “您好,李斯特先生,我是花生顿邮报记者,您认为一家规模接近30亿美刀的基金,只有六个人是不是足够应对。” “嗯,是这样的,我做过一个测试,得出了一个六人理论。” “一个团队绝对不能超过这个人数,你可以增加团队的数量,但是不能增加人数。” 现场顿时大乱,记者开始大声询问。 “安静,安静”大卫李斯特示意大家安静。 “我会解释,你们如果不想听,可以离开。”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这位爷可不好伺候。能够回答问题就不错了。 “一个团队里,如果有七个人,你们会发现,有一个家伙会非常讨厌,有一个会有领袖气质。” “当你们把那个讨厌的家伙赶走,重新弄来一个不错的家伙。你们会发现,新来的家伙和原来的六个人,还是会出现一个混蛋,特别的讨厌。” “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一个记者问道。 “我的朋友,今天这里的事情,很快会传遍米国,我可是公众人物,不会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这种7人以上的团队,米国实在太多了,你们报社都有。回去注意观察,无论如何,你都会发现一个特别混蛋的家伙,” “即便是八九个人的团队,也是如此,你们把特别混蛋的家伙赶走,迅速会有人填补混蛋的空缺。” “关于基金的规模,确实是超募了,我计划的是20亿,可惜没有人愿意退出。” “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