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崛起的巨人(1 / 2)

加入书签

大卫李斯特的迅速崛起,终于还是让一群大佬坐不住了,花旗和杜邦显然是吃了暗亏。 由于和大卫李斯特的争斗,让他们错失进入脚盆捞钱的良机,看着大摩和高盛的恐怖收益,自己的那点收益简直就是可笑。 当他们兴致勃勃的打算加大投入的时候,却发现大卫李斯特已经开始离场了,高盛和大摩也有获利了结的趋势。 如果他们继续加大投入,一个不好就成了接盘侠,他们的资金量毕竟非常庞大,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 两大财团转头想找大卫李斯特麻烦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卫李斯特的资金正在大举回流米国。 不但在税务部门发现了巨额的缴税记录,还在很多的上市公司中发现大卫李斯特基金的名称。 米国的股市管理非常严格,超过百分之五的持股,就必须要开始申报。 两家财团惊愕的发现,自己的实力似乎还真的不够瞧,他们的企业是比较大,可惜掌握的现金数量不够。 而且也没有发现大卫李斯特的明显破绽,贸然出手还不知道谁倒霉,盘外招什么的,不到最后关头,他们是不敢使用的。 毕竟大卫李斯特是有家族背景的,而且和花生顿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不是可以让他们随意揉捏的小鱼小虾。 现在两家开始找帮手了,他们认为需要给大卫李斯特一个教训。 美帝的资本家就是这样,基本和国家一样,都没啥文化,见到人家有钱了就想去抢。 抢掠其实是米国的建国根本,这个基因是刻画在灵魂上的。 没土地? 去抢印第安人。 没石油? 去抢沙漠土豪。 国家就是如此,你能指望建立他的资本家有什么节操。 虎视眈眈盯着大卫李斯特的钱袋子,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有人要算计大卫李斯特。 要说大卫李斯特不担心,这也是胡说道。 别人看着他风光无限,他自己确是知道自己的事情,根基不够扎实,这是他的硬伤。 大量使用职业经理人,其实也是无奈的举动,他实在是没有那么多人去管理。李斯特家的老家伙实在没啥用,年轻一辈还需要成长的时间。 米国的投资,大多数属于长远的规划,大卫李斯特已经不需要短期收益了。 况且大资金和小资金的玩法不一样的,当初进入脚盆的时候,没有什么困难,现在想要离场却不是这么容易。 好在现在全世界的资金都涌向脚盆,如果不是这样,大卫李斯特还真是没啥办法离场。 当然了,如果采用非常激烈的方法,也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抛售股票的时候同时做空,这个办法表面看起来不错,实际操作却非常困难,他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一个不好脚盆政府都会出面狙击,他现在可是很多对手的,如果真把脚盆市场搞崩溃了,一群脚盆财团加上一群米国财团,大卫李斯特也只能跑路了。 迅速崛起的脚盆财团,实力可是不弱的,这个世界上没人可以承受,即便侥幸赢了,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曼哈顿上东区,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现在的正式名称是李斯特商业广场。 这座复古的摩天大厦,现在就是大卫李斯特在曼哈顿的老巢。 大厦的设计当然是恶评如潮,现在的设计师追求的是别致的外形。 大卫李斯特可是不喜欢另类的外形,认为这座大厦落后的人其实大错特错,大厦内部是非常现代的。 这里几乎就是贝尔实验室的科技实验场所,通讯线路全部都是光纤接入的,而且提供了最新的s络端口,这可是比传统的拨号上快太多了。 大厦的安保消防照明等各种设施,几乎全部都是电脑控制的,没有电脑识别卡的人,是根本不能进入大厦的。 李斯特大厦其实更像是高科技的展厅,老土的设计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大卫就是利用这种强烈的反差,加深客户的印象。 进驻这间大厦办公的企业,大多数属于科技或者金融领域,这些人需要的就是这种便捷的通讯。 当然了,大卫李斯特旗下的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的地方。仅仅是一群基金公司就占据了主楼的五个楼面。 这座曼哈顿租金最高的大厦,居然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全部租出去了,这个成绩让很多房产公司非常错愕。 要不要这么离谱?俺们三年都没有全部租出去,你们一年都就租出去了,实在太离谱了。 高科技是吧? 俺们也能搞高科技。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s也好,光纤也罢,这些东西又不是买不到,既然用户有这样的需求,只要能够提供就好了。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下一代的络传输就没确定,现在大家还在撕逼呢,电话公司可不敢投入,万一要是不用s了,这个投资怎么办? 李斯特大厦的光纤都是人家自己装的,这可没啥借鉴作用。 这一切其实都是阳谋,大卫李斯特可是需要推动s和光纤项目的,这种率先商用的行为,等于就是给对手敲响了丧钟。 你们欧洲叽叽歪歪的没用,俺们已经开始商用了,效果非常明显,用户非常满意。你们就不要再折腾了,最多少支付一点专利费就好了。 其它的事情当然不需要他亲自去操作,又不是他一家的公司,他只是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已,还有家投行应该做点什么了。 这些年在调制解调器上已经赚的盆满钵盈了,下一代的络通讯居然又领先了,几家投行的兴奋可想而知。 最让这些家伙兴奋的是,锂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现在的电池生产厂商已经疯了,都想介入这个巨大的市场。 最为急迫的就是摩托罗拉,四个小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