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砚台翻倒(1 / 2)

加入书签

宋朝雨点头,心里越发确定,这东西大概并非出自太子妃之手。

要太子妃趁这机会这么珍而重之地交给自己,又是南国稀有的海玉,只怕唯有昌王了吧?

他……真的是韩溪哥哥吗?

看宋朝雨愣愣地出神,老太太也笑着将红梅珮还给了她:“贡品之中的海玉都没有这么好的,不过大越朝大多人不识海玉贵贱。连你母亲只怕都以为,这只是一个成色普通的海玉佩罢了。所以你放心带着吧,不必去交给你母亲了。”

果然家里头的事情,老太太的心里一清二楚。

她也夸赞了宋朝雨,而后又给宋朝雨带了些点心,才让宋朝雨回到画书院里去。

如今宋朝雨虽在京中“名声远扬”,不过等过两日有旁的有趣事,只怕也就轮不到她了。

而且她昨日宫宴上尽是顾着太子妃了,也没有去注意宋妍娇。

不知这一世是否还和上一世一般,有宁王和林沐阳同时爱上宋妍娇。

宋朝雨如今顾不得许多,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从明儿开始,她就要去上宋家的女子学堂了。

——

宋家的学堂学的东西,其实大多宋朝雨都知道。

前世的漫漫三年,唯有琴棋诗书与她为伴。

只是她不好太过出挑,只装作不知的样子就是。

宋朝雨本以为,在女子学堂里,她“外室之女”的身份到底会受到冷落。

没想到第二日一早进了学堂,就有各家姑娘来同她聊昨日她救了太子妃的事情,一时之间,她反而成了个香饽饽一般。

直到宋燕柔进门,冷笑一声:“我家四妹妹就是运气好,才救了太子妃的。你们一个个都巴望着她做什么?小心一会儿女先生进来,要责骂你们吵闹的!”

今日早上要学女规与女德,是最严厉的女先生以前宫中太后身边伺候的老嬷嬷金嬷嬷来教导她们。

这位金嬷嬷今年不过四十出头,是因着为了给太后摘花摔伤了腿不能在宫中伺候,所以太后才准予她出宫恩养。

她的模样看上去格外严厉,好像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皱着眉的。

宋朝雨的心思不在听课上头,只感觉到自己身旁坐着的那位京都府尹家的庶长女似乎对自己很有敌意。

她刚坐下之时,便嘀咕了一句:“真倒霉,怎么和她坐在一起?没得降了我的身份!”

而后她又将自己

的书箱放在了宋朝雨这一侧,没给宋朝雨这边留半点儿空隙,让宋朝雨的书箱只能往桌案底下放。

宋朝雨记得,这位庶长女名叫“张秋鹤”,她是宋燕柔的闺中好友。

对自己不屑,大约也是宋燕柔之意。

上一世的时候,宋朝雨没能有资格进入女子学堂。只是知道宋燕柔经常联合自己的几位闺中好友欺负那些家世不如她们的姑娘,比如往她们的身上泼墨,或者偷偷撕毁她们的课业等等。

通常都是宋燕柔藏在后头做“幕后主使”,这张秋鹤几人冲在前头去做事。

所以当金嬷嬷说,要她们拿出墨砚,教授她们正确的研磨方法的时候,宋朝雨就对周围越发小心了起来。

她坐在最后的角落,自不用担心身后和左手。身后是墙,左边乃窗。

前方坐着的是御林军大将军家的庶妹,是个直爽利落之人,也不是宋燕柔一/党的。

唯有右边的张秋鹤,在她的余光之中时刻注意。

金嬷嬷说,她们是官眷女子,日后都是要嫁给世家公子的。即便是在家中,也要服侍自己的父兄,所以她们必定得学会研墨的手法,日后才能规矩得当。

研磨一事,

看上去简单,实则内里暗含许多门道。

比如不同地方不同质地的墨砚,研磨的手法就不同。

还有不同的墨砚要求不同的水,或者什么时候添水,都有门道在其中。

宋朝雨对研墨没什么兴趣,也不愿做的太出挑:她的宗旨,是表现平庸,既不出挑也不落后不要让人太过注意到她就好。

而且她的余光一直在瞧着旁边的张秋鹤,果然看到她一点点地将墨砚和水朝着自己的方向挪了过来。

她们都是用右手研墨,偏偏那张秋鹤的墨砚在倒了两次水之后,就已经被挪到了左手边来。

宋朝雨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袖子拢了起来,右手研墨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左手则是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团扇。

直到她感觉到身旁的张秋鹤身体动了动。

宋朝雨突然就站起身来,而后转身朝着张秋鹤的方向挡了挡——

"砰——"

张秋鹤的砚台原本是精准无比地朝着宋朝雨这里而来,结果被宋朝雨的团扇一挡,又飞了回去!

“啊!”

因为宋朝雨是已经站起身的,那砚台竟改变了方向,而后直直地落在了张秋鹤自己的

脸颊上!

片刻之间,砚台不仅砸得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