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岛上的山洞(2 / 3)

加入书签

渔民留在打捞船上外,李墨带过来的人全部登上岛屿,他们在靠近树林附近整理出一片平地,搭建起十几座营帐,建立起卫星通讯。

海风吹起,外面海浪哗啦啦的响着。李墨待在营帐中,灯光通明,用的是高科技的蓄电设备,续航能力超强。他已经和国内的朱昌平教授建立起视频通讯,在京大会议室中还坐着其他教授。

“李副教授,看来你们这次出海很顺利啊,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些线索。你在现场,有什么判断吗?”

“目前在岛屿岸边发现了一些残骸,然后我又在外围发现了一些有异常的地方,准备等明天派人下海探探水下会有什么情况。”

朱昌平想了下说道:“你的意思是,在海中可能有沉船?”

“还是老师最了解我,一下子就猜出我的想法。明天一边安排人水下探一探,另外一边我准备探探岛上的情况。”

“行,那边有什么新的发现及时联系我们,如果需要我们后续支援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好。”

结束视频通讯,棕熊端着一大碗热腾腾的饭菜走进来笑着说道:“这条件有限,就弄点自热锅吃吃了,等明天下海弄点海鲜。”

李墨接过碗快,一边吃一边说道:“下午我让你做标志的两处地方,明天你安排人潜下去在周围探探,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明白,这次我们带了十个海军退役的人手,潜水是他们最拿手的绝活,而且我们这次也带来了水下推进器,可以大大节省他们的体能消耗,加快他们探查的节奏。”

“你有安排就行,明天你留在船上盯着他们,我带其他人先深入里面随处看看。”

棕熊一边吃着红烧排骨自热锅,一边点头道:“老板,你说外面那些船的残骸真是建文帝留下的吗?”

“只能说是一个线索,既然他们是从这里登岛的,那在附近应该就有他们的落脚点才对。反正时间还很充足,明天都探探再说。”

第二天,等李墨睡到自然醒时,太阳早已经升起,天空成群结队的海鸟早就开始捕食,密密麻麻的飞来飞去。

“老板早。”

“老板早。”

李墨走出营帐,那些早起的安保正在附**地上运动着。

“老板,海鲜面条来两碗如何?”

“可以,放点生姜去去寒。”

吃完早饭,棕熊乘坐小艇返回到船上,而李墨则带着二十个安保准备进入岛屿树林,为了防止被毒虫毒蛇亲一口,所有人都是穿着透明的防护衣,背上背着工兵铲,腰间挂着大砍刀,手中拿着一根黑黝黝的铁棒。棒子比较细,但使用起来却很顺手,进入树林有打草惊蛇的作用。

“棕熊,一切都小心,有事及时联系。”

“老板,请放心。”

李墨走进树林,以他的经验来看,当年如果建文帝真的活着来到这里,那他们居住的地方应该也是朝阳,登高的地方。有了这个初步判断,他就知道路线怎么走了。

手中砍刀挥上挥下,强行开辟出一条前进道路。

“老板,换人,你走在我们后面指挥就行。”

朝阳的一面,岛屿上的绿植明显更加的茂盛。李墨一群人大概走了一半小时,终于来到朝阳正面。他异童一扫,在长满藤蔓的背后居然发现了十几个巨大的山洞,令他感到惊喜的是,山洞内明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老板这边有个山洞。”

两个在前方开道的安保终于发现了第一个山洞,李墨三两步就走到洞口,藤蔓砍断后,阳光一照射,洞里的黑暗终于被驱除。

山洞不算深,但却摆放着四张木床。

李墨走近仔细看看那些木料,纹理紧致,摸起来有很硬,而且经过几百年光阴,这四张床居然还保持的好好的。

“老板,这木床上还有凋刻呢。”

一个安保伸手摸摸床木头上的纹理。

“这是最简单的寿山福海图,不过我对这木料却很好奇,不像我见过的任何一种木料,历经几百年还没有半点腐朽的样子。这里四周环海,空气潮湿,一般的木料还真禁不起腐蚀。把镜头拉近,将木床表面上凋刻的纹理都拍清楚点。”

“老板,我有点好奇,想不明白。”

李墨回头看了眼,问道:“你有什么疑惑吗?”

“老板,如果这里曾经是建文帝生活过的地方,难道他逃亡的路上还带着木匠之类的吗?”

“这也正常,他毕竟是大明朝第二任皇帝,那怕是在逃亡的路上也要保持该有的威严。从这些简单的寿山福海凋工来看,凋刻师父不是从皇宫里跟出来逃亡的,而是直接在福地征召的民间匠人。”

安保点点头,这种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老板,这是什么珠子?”

李墨闻声看去,有个安保从床下掏出一个小木盒,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颗珠子。珠子足足有龙眼大小,颜色深,但色泽圆润。

“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