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开宝(2 / 3)

加入书签

方家的那个人机会可就很大的。”

“这事倒没听他们提起过,再说这样的事情谋事在人。”

李墨只是笑笑,他安排人主要是因为真的有这方面的需要,为了让对方配合自己完成构思,而不是为了安排人而去跟上级提出申请。至于方家,他只是和方家姐妹熟悉,其余的人连见都没见过一面。也只有三胖这样的地头蛇才能眼观六路,耳观八方,京都这边发生的大大小小时候肯定第一时间传入到他的耳中。

那件秦汉事情的青铜巨龙被官方安排人搬运走了,准备先安置在京都博物馆中,然后安排专家对它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针对这样的镇国神器,李墨也没想过要将之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才让官方去处理。当然,以后有需要的话,青铜巨龙也会流转到其他博物馆中进行展览。

下午参加清点古董的工作人员大大减少,偌大的馆内场地立刻显得空旷很多。安保从地下藏宝库中搬出两个木箱,清点工作也不能急于一时,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

“郑教授,我们先一起打开一个木箱,看看第一个搬出来的木箱中到底有多少好东西。”

“这样好。”

李墨打开木箱盖子,四周的工作人员都围过来看着。木箱里的每一件东西都用油纸包裹着,大大小小的体积堆放在一起,也不知道有没有发生损坏。

“真是想不到啊,当年那群岛国人做事还挺仔细的,竟然都用油纸包裹简单保护下。”李墨随即从箱子里拿起一个油纸包,然后一层层打开。

“呀,好漂亮的金手镯。”

“还是镂空雕刻设计,咦,似乎闻起来还有点香味。”

“这可是足金打造的,颜色金黄透亮,雕刻的也特别的精致。”

油纸一打开,四周围观的人群中就发出惊叹声。

是一对手镯,李墨翻看了下才说道:“整体工艺用的是镂空雕刻,表面还有细小的雕金人物,在手镯镂空处还填充了茄楠木香料,所以打开的时候空气闻起来有淡淡的香气。就这样的锻造工艺就算不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那也是从王爷皇子府上传下的。从整体雕刻技艺来看,应该是清朝的老物件。”

这是一对清雕金人物填茄楠木香料手镯,非常漂亮华丽。李墨第一眼就特别的喜欢,他递给郑斌,让他也仔细的鉴赏下。

“古代工匠的手艺就是高超,现在像这种纯手工的很难找了,定做一对那工费都非常昂贵。”

接下来李墨又从木箱中拿起一个油纸包,他捏了下就知道里面应该是小杯子之类的东西,希望还没坏。

油纸揭开后,连李墨都眨巴眨巴眼睛,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眼前的这个说是碗,又没碗大,说是口杯,又比普通的杯子要大一点。这还不是最吸引人的,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折沿杯在自然阳光下显露着胭脂红的颜色。

非常的小清新。

李墨翻开杯底,在足底有类似钢印一样的款识‘大清乾隆年制’。他看会儿才惊艳的说道:“居然还是玻璃制成的胭脂红杯,乾隆爷用的御品。郑教授,这样的古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四周也是一片哗然,乾隆爷居然还让工匠用玻璃制成这样的杯子。郑斌双手小心的捧起玻璃折沿杯,他欣赏了好一会儿才疑惑的说道:“李院士,你说在大清乾隆年间,玻璃制品到底是怎么烧制出胭脂红颜色的,简直是美得让人惊艳。”

“我也不知道里面的诀窍,不过用现在的工艺技法来做的话那就特别简单。”李墨也佩服无比,“老祖宗的手艺绝对没话说,个个都是顶级大师。郑教授,把清理出来的古董都摆放到那边的台面上,也让大家都近距离的欣赏下。”

“好嘞。”

等郑斌走回来,李墨让他挑选一个打开看看。他看了下就挑了个扁平的油纸包,打开后眼珠顿时瞪大了几分。这是一支并蒂花簪子,所用的材质是绿色翡翠雕成花叶,粉色翡翠雕成花朵,簪子身用的是黄金。

在粉翠花朵中间还点缀了几颗小珍珠做成的花蕊,看起来富贵不可言。

“李院士,你看看这支簪子所用的翡翠,品质非常高,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给我们说说。”

李墨接过簪子翻看几下才笑道:“这是清朝传下来的珠翠碧玺花簪,所用到的绿色翡翠和粉色翡翠都是玻璃种的翡翠。翡翠中以绿为尊,但是像粉色,紫色,黄色等,或者是三彩,五彩等翡翠因为其稀少罕见,所以其价格也不菲。”

“像这支珠翠碧玺花簪,就算不是古董,光凭所用的翡翠材质,上了拍卖会也能值一两千万。如果是从清宫里传下来的,那价值翻个三四倍都有可能。”

才清点出三件古董,每一件都是上上品质,极为难得。

郑斌再次从箱子里拿出一件,打开油纸后发现里面是一件金镶东珠。

“李院士,现在我有理由相信,这几件肯定都是从清宫里搜刮出来的。你看这件东珠,是皇帝吉服冠顶所用。东珠颜色已经微微发灰,但并不影响它的价值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