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1 / 4)

加入书签

没一会儿, 黑袍小鬼跟在白袍老鬼身侧飘了出来。

也不知明陶陶用了什么方法说服老者,他师父对于偷带小鬼去阳间的事情, 竟没有反对, 只不过对他的态度有点冷淡,

出了城门,从徐小禧身旁路过时, 冷冷地斜他一眼, 丢下两个字:“跟上。”

明陶陶怕徐小禧多想,赶忙用手冲他摆手比划,用口型无声解释:“你别介意,我师父没别的意思。”

徐小禧点头, 同样用口型回他:“我没生气。”

私自携带小鬼偷跑去阳间, 可是有很大风险的, 明陶陶的师父能同意就已经不容易了, 至于摆脸色,徐小禧完全不介意。

换位思考一下,让徐小禧替一个只见过几面,完全不熟的小鬼承担这么大风险,他也会不情愿的。

徐小禧原以为,偷跑去阳间会是很难的事情, 然而, 并没有。

明陶陶的师父带着他们抄近道,没一会儿就到了鬼门关。

鬼门关有重兵把守,白袍老者凑上前也不知道与领头的鬼将说了什么, 对方就轻而易举地放他们出来了。

徐小禧跟着明陶陶走出鬼门关时, 还有点发懵。

然而明陶陶根本没给他反应的机会, 直接拉着他朝前面的浓雾飘去, 浓雾中凭空出现一道光线,他们顺着那道光走了不过几步,眼前突然明亮。

几乎只在眨眼间的功夫,徐小禧的视线变得豁然开朗,周围环境也瞬间有了变化。

他们出现在一个死胡同里,很窄很长,勉强能两人同行的宽度,墙壁很破旧,砖都是那种泛着灰白的青石砖,因为时间太久,墙面以肉眼可见的程度朝外倾斜。

地面是土泥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其中还夹带着各种垃圾袋。

因为潮湿,墙面、墙角都长满了苔藓,看得出这里应该很久没有活人来过。

明陶陶见他四处打量,在旁边小声给徐小禧介绍:“这里原来是个村庄,后来出现了瘟疫,留在村里的老人孩子无药可治,最后都病死了,因此这里阴气很重,周围的小鬼也都喜欢来这里聚集,时间一长,这里就被阳间的活人命为鬼村,一般人不敢过来。”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朝破败的胡同外飘去。

果然,如明陶陶所说,荒村里小鬼不少,这会儿阳间正处于傍晚六点左右的时间,太阳刚刚下山,还有余晖,就已经有小鬼出来飘飘荡荡的晃悠了。

徐小禧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亮的天色,更没见过生机勃勃的绿植。

在地府里,虽也有鬼火照明,但周围依旧是灰蒙蒙的,没有活物,到处都是死气沉沉。

天是黑的,地是黑的,周围的浓雾也是黑的,就连石头,都被阴气浸染成了灰黑色。

徐小禧望着四周,十分激动。

明陶陶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转头对白袍老者说道:“师父,您辛苦了,我先带小禧去东柠观,到时候我们来这里与您汇合。”

白袍老者语气不好,叮嘱一句:“你们别乱跑,更不准惊扰到活人。”

明陶陶连连应好,拉着还没缓过劲儿来的徐小禧朝东方向飘去。

等他们飘到大路边时,剩下的那点余晖也消失不见,荒村偏远,宽阔的马路上,别说车,就连一盏路灯都没有。

天空逐渐黑下来,气温也随之降低。

此时阳间正处于晚夏时节,吹拂的风带着点丝丝寒意,树木枝叶繁茂,被风一吹,簌簌作响。

要是活人路过,肯定吓得汗毛都给竖起来。

偏偏是两只没心没肺的小鬼,徐小禧刚刚去世时,还会感到害怕,可在地府里待久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现在回到阳间,他与明陶陶并肩飘荡在马路上,只感觉到舒适。

明陶陶也知道徐小禧太久没来阳间,所以不急着催促他,由着他新奇的四处张望,直到他满足了,才出声提醒他,要赶去东柠观。

东柠观,处于明河市五环外的一处小镇上,道观背靠后山,旁伴溪流,风景十分不错。

徐小禧、明陶陶虽是官差,可到底是小鬼,对于供着各路神仙的道观十分忌惮,唯唯诺诺地不敢靠近。

道观大门有两位门神把守,他们不敢凑近,只能去一旁墙边,冲里面大喊:“道长,道长,请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