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咋能不认识呢(1 / 2)

加入书签

走进西靖县博物馆,张占国就被那些陈列在厚厚的玻璃橱窗的各色文物紧紧吸引住了。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来这里。

展览厅很大,以历史年代为序,分成了好几个各具特色的展区。

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后,他的脚步停留在了古丝绸之路文物特别展览区前面。

展板上用白纸黑字详细地介绍了开辟这个特别展区的目的、文物品种以及重大意义。

当他一件一件地挨个仔细查看欣赏那些形态各异的丝路文物时,突然发现了那件在野麻滩生态园里出土的红陶猴形佛像。

旋即,心底里禁不住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充满悔恨的感叹。

如果自己识货,怎么可能把如此珍贵的文物当做白菜卖给苏有成呢?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占国的大肠小肠都悔青了,只想用双拳重重地砸烂自己的胸口。

见他驻足观看的很认真,满脸依依不舍的样子,一个年轻漂亮又很有气质的讲解员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

微笑着问:“先生,你想了解这件红陶猴形佛像的历史吗?”

“有点想啊。”

“那好,我给你讲一讲。”

女讲解员的口才很好,普通话也很标准,口齿伶俐如数家珍般地侃侃而谈了起来。

据传,孙猴子保护唐僧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一日来到西靖县黄河边,恰逢暴雨连天河水猛涨无法渡河。

无奈之下,师徒两人夜宿野麻滩船家,待雨过天晴河水平缓之时再动身。

船家是个心灵手巧的信佛之人,平日里经常用河边的淤泥捏造各种飞禽走兽以及男女老少的造型。

这些泥塑作品个个形象逼真,除了观赏娱乐,还将其作为陪葬品。

天长日久,竟然无师自通,练得一手泥塑的好手艺。

他见孙猴子聪明伶俐顽皮可爱,心里十分喜欢,便以之为原型,捏造了这个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的红陶猴形佛像。

讲完这段故事后,女讲解员微微喘了一口气,又指着橱窗里的文物口若悬河地介绍了起来。

“先生你看,这尊佛像的面部整体宛如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颈部粗壮,右手放在右胸前,五指清晰,呈现出一种抓握的样子。”

张占国如梦方醒,心想,这尊佛像竟然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便问:“孙猴子手里的金箍棒呢?”

女讲解员笑了起来,说:“由于这尊佛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有可能出土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造成了一种遗憾。”

张占国暗暗叹了一口气,想,你说的很对,这确实是一种深深的不可弥补的巨大遗憾。

直到欣赏完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丝路文物,这种沉重的遗憾还没有完全消散。

站在如火球般灼热的阳光下,望着湛蓝深邃的天空,张占国苦笑着摇了摇头。

既然红陶猴形佛像如此珍贵,那个像碟子一样大小的古董也许比它更珍贵许多。

这样一想,要尽快将这件古董纳入掌中的心情就更为强烈了。

但愿张占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苏有成,顺利完成那项秘密计划。

旋即,给韩中贵打了一个电话,约他到新城区的香锅里辣火锅店吃晚饭。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下饭馆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夜生活非常丰富,几乎不在家里做饭。

一下班就约上三五个知己好友,不是火锅店就是烧烤摊,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直到玩的尽兴才回家睡觉。

见张占国昂首挺胸走进了大厅,老板戚元富赶紧迎了上来,很热情地说:“张老板,多日不见你了。”

“怎么,想我了?”

“你我弟兄多年,那是肯定的了。”

“三楼的3号包间没人吧?”

“没人。”

戚元富笑嘻嘻地朗声说:“我专门给你张大老板留着呢。”

十分钟之前,一接到张占国订餐的预约电话,他就吩咐服务生不要再在这里安排别的客人。

说着话,把张占国和韩中贵亲自领进了三楼的3号包间。

“怎么样,张老板,还满意吗?”

张占国巡视了一遍屋子,见那张条幅还高高地悬挂在墙上,情不自禁地大笑了起来。

戚元富有点奇怪地问:“张老板你笑啥哩?”

“我看这幅字写的非常有造诣,挂在这儿也很合适,增色不少呀。”

“这是花重金请西靖县最有名的书法家黎少泉黎老先生写的。”

“我一看就知道是他老人家的字体。”

边说边声如洪钟地念了出来,“前程似锦,继往开来。”

又连声说:“不错,不错,很不错。”

戚元富用吃惊地目光紧盯着对方,脱口问:“哎呀张老板,这么难的字你也认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