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彼此算计,凶狠计策(1 / 3)

加入书签

“那就提前拿下伏俟城,避免伏俟城陷落。”</br>武后直接看向李治,眼中闪过一丝狠辣。</br>相比于大军安危,大唐对吐谷浑人那点许诺又算什么。</br>“不!”李治突然间冷静了下来,摆摆手,眼睛直接看向李绚,直接道:“你在做局,你在用伏俟城和五千精锐做局,你要以此,来彻底摧毁吐蕃人一切战力。”</br>坐在御榻上的武后一时间有些发懵,下意识的转身。</br>她看到了李绚恭敬平静的样子,脑海中一闪,瞬间失声道:“伱在设计下套算计论钦陵。”</br>“陛下英明,天后睿智,臣等一点小心思,全部都被二圣看透,臣只感五内钦佩,心中敬……”李绚抬起头,满是崇敬的看向皇帝和武后。</br>“好了,你的这份惺惺之态直接收起来。”李治已经看透了李绚这虚假的恭维。</br>李绚微微苦笑,低头拱手:“喏!”</br>李治深吸一口气,轻轻的拍拍桌案,说道:“乌海一战,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从头到尾说一遍。”</br>“喏!”李绚认真拱手,开口道:“苦海,乌海初战,必然如同平阳郡公和彭城郡公之预计,论钦陵不会死守,但也不会轻易让我朝拿下苦海和乌海,但之后,他便会主动后撤。</br>因为此时天气逐渐炎热,局面对我朝有利。”</br>李治点点头,说道:“你说过,低压,低炁,低温,高原瘴的三招杀手锏。”</br>“夏季温度上升,即便是低压低炁,身体气血运转也快,战力发挥最佳。”李绚抬头,拱手道:“去年,若非是芒松芒赞已死,论钦陵不得不返回逻些,否则,整个冬天,吐谷浑都不会安静的。”</br>“高原瘴之事,你最有经验,此事你说了算。”李治深吸一口气,说道:“若待到今年秋冬决战,局面如何?”</br>“依臣想来,论钦陵如果想要在伏俟城做手脚,应当是在八月中,深秋时节,整个高原青稞收获之前。”李绚再度点出了一个关键,粮草。</br>虽然说,大军征伐吐蕃,粮草多数由后方供给,但青稞收获也能抵消相当一部分,尤其他关乎当地百姓人心,更加疏忽不得。</br>“你继续!”</br>“喏!”李绚拱手,继续说道:“到时,伏俟城生乱,德令哈和格尔木,也会遭到达延芒结波的反击,到那时,我朝可能什么都留不下,整个青西都会失去,甚至威胁大非川。</br>这个时候,骚扰了乌海一个夏天的论钦陵就会集中大军攻伐乌海,后路有忧,恐怕大军必撤。”</br>“八月秋收之前,不只是高原缺粮,整个大唐都会缺粮,送到高原的军粮会少的可怜。”武后轻叹一声,看向李治说道:“如此一来,乌海撤军便是必然之事。”</br>李治点点头,脸色难堪的说道:“这还没有算今年若是再有天灾,局面将会更难。”</br>“如此,当撤便撤,乌海,伏俟城同时撤离,大军依靠山道军驿和山中关卡缓慢后撤,最后撤至大非川。”李绚抬头,轻声说道:“这个时候,曲沟,兴海两路大军支援,以大非川营寨之力,彻底绞杀吐蕃和吐谷浑之敌。</br>甚至有三千山地兵卒,从吐蕃人后方山道杀出,搅乱后方,如此便有机会将吐蕃人全部绞杀在大非川。”</br>说完,李绚神色阴沉的说道:“若这个时候,平阳郡公能从大非川营寨中杀出,想必论钦陵必定会吓一跳。”</br>“薛卿征伐第一,虽然不适合做大军主帅,但作为战将,他却是满朝无敌。”李治直接点头,最后看向李绚说道:“你是想让朕再行去年之策。”</br>去年的时候,皇帝悄无声息的用刘仁轨代替了裴行俭。</br>今年,李绚却是希望皇帝在无声无息间,将薛仁贵调到大非川,只在大非川。</br>“吐谷浑。”武后突然开口,看着李治和李绚说道:“吐谷浑还需要有人控制,如果无法控制吐谷浑,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大军最后的隐患。”</br>光是吐蕃人,没有什么可怕的,麻烦的是吐谷浑人。</br>那些吐谷浑人,跟着吐蕃人打大唐的时候,战力强的可怕,很有可能会决定胜负。</br>“三个方法。”李绚直接开口,说道:“慕容氏答应臣,大唐可在德令哈和伏俟城前往青南的山道上修建城池,所以,首先可用城池阻挡;其次,便是祁连山,如今权大将军已经在祁连山练兵,到时候,隐藏一部,亦是可能;最后便是青海湖,可从鄯州直接乘船杀至伏俟城,如此,三路绞杀,可胜。”</br>“你可真是将所有人都算计到了啊。”李治忍不住的摇头,不敢置信的说道:“恐怕就是平阳郡公和彭城郡公都想不到如此深远,但你偏偏想到了。”</br>李绚微微躬身,说道:“臣只是好胡思乱想,大军之事,未必如同臣之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