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苍天诘问,何以堪对(1 / 3)

加入书签

书房之中,李绚一身黑色长袍,抬起头,将写好的信件递出去:“即刻将信送回王府。”</br>“喏!”李竹拱手,接过信件然后赶紧离开。</br>李绚站在房中,忍不住的轻叹一声。</br>他从昌州返回的时候,就没有给家里去信。</br>路过长安也没有传信,回到洛阳更是如此。</br>家中三个……</br>突然,李绚猛的抬头,看向门外,无数极度细微的脚步声在书房外面响起。</br>李绚猛然回过神,然后快步走向门口,但这个时候,穿着明黄色麒麟纹长袍的李治已经走了进来。</br>李绚立刻退后一步,拱手道:“臣南昌王李绚拜见陛下。”</br>李治面色平静的点点头,然后走到了桌案之后坐下,看着桌案上摆放的《春秋》,李治有些诧异的拿了起来。</br>《春秋》有很明显的常年翻阅的痕迹。</br>李治抬起头,看向李绚:“朕听说,二郎曾经询问,若是最一开始便编译《汉书》,会不会没有眼前这种窘境?”</br>看着李治眼中闪过的忧虑,李绚拱手:“陛下,臣今日冒昧!”</br>“你说!”李治点点头,抬眼看向李绚。</br>“臣觉得,还是位置变了。”李绚低头,神色感慨说道:“太子为雍王时,整编药典,收拾药草,孝心可见日月,但成为太子之后,在这些方面却有些懈怠……”</br>李绚停顿,拱手说道:“臣亦是近日才有些感想,失之轻重,请陛下责罚。”</br>“无妨。”李治摆摆手,感慨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二郎终究离朕太近了……不是谁都像你的。”</br>李绚低头,认真拱手道:“臣一生艰难,多有陛下和孝敬皇帝体恤,才有如今之臣……陛下恩德,臣永世不忘。”</br>“好了好了,说这些做什么。”李治直接摆手,摇摇头道:“儿子大了,总有自己想法的。”</br>李绚默然,略微思索,他才琢磨着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太子身边的臣子,总是功利心太强。”</br>“哦?”李治抬头,有些诧异的看了李绚一眼,随即他直接站起来说道:“走吧,跟朕出去一趟。”</br>“喏!”李绚拱手,神色肃然起来。</br>皇帝此刻应该是处身深宫之中,如何今日突然出宫?</br>看这个样子,明显不是专门来找他的。</br>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br>……</br>玉龙苑门前,一辆两驾黄篷马车停在门口。</br>四周十几名深衣侍卫护送。</br>李绚目光扫遍长街,整个长街上空荡荡的,没什么人。</br>李绚紧握剑柄的手,突然一松。</br>“走吧,伱来驾车。”李治登上马车,回头看了李绚一眼。</br>“臣领旨。”李绚拱手,然后坐在了马车上,轻轻一打马匹,马车已经缓缓前行。</br>四周的阴影之中,更多的护卫在向前行。</br>在更前方,李绚看都看不到的地方,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已经开始清路开道。</br>一行人很快离开洛阳,朝着东面的嵩山而去。</br>李绚顿时就明白,皇帝这是要去嵩山。</br>多年以来,皇帝不止一次的想要封禅嵩山,但都没有成功,如今亲上嵩山,还赶上这个节骨眼,莫非……问道与天?</br>李绚有些明白了过来。</br>废太子,皇帝第一问是问的御史太夫和政事堂首相,之后不等其他人问第二问,就强行退朝。</br>如今,皇帝登临嵩山,这第二问自然是要问道苍天神灵。</br>……</br>马车缓缓悠悠,在行驶了一个时辰之后,路过了缑山脚下。</br>旌旗招展,槊刃锋寒。</br>无数的士卒潜藏在四野之间,李绚的目光凌厉的扫过。</br>今日一切虽然做的稳妥,但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李绚少不了要被责难。</br>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缑山脚下。</br>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薛元超。</br>一身紫色官袍的薛元超肃然的站在嵩山入口,站立道旁。</br>李绚下意识的放慢了马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声音响起:“停车。”</br>李绚瞬间停下马车。</br>李治坐在车中,低沉的声音传来:“去山顶。”</br>“喏!”李绚再度催动马车,薛元超默然跟上。</br>薛元超是皇帝在太子时的东宫旧臣,彼此又是姻亲往来,可以说是皇帝最心中的臣子。</br>他在缑山之下等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