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东宫诸臣,未来大考(1 / 3)

加入书签

东宫,内外纷乱。</br>无数人在里面进进出出。</br>姚令璋,苏良嗣,蒋俨等人,正在东宫前院当中,指挥太子詹事府,太子左右春坊的官员各自进入官廨。</br>李绚和薛元超低声商量着进入,关系亲密。</br>“薛相,王爷。”众人对着薛元超和李绚拱手行礼。</br>李绚和薛元超同时回礼。</br>“诸司安排如何了?”薛元超看向四周,低声询问。</br>“都还是适应当中,今日毕竟是第一天。”姚令璋拱手上前。</br>姚令璋是真正的东宫大管家。</br>左右春坊,太子三寺,太子六率。</br>所有的公文往来都需要经过太子詹事府,才能通行朝廷各部。</br>所以姚令璋这个太子詹事,是正三品。</br>薛元超是宰相,真正最后一锤定音的人。</br>李绚有外职,检校太子少詹事,多数时候是建议和规劝监督的职权。</br>其他人,包括苏良嗣,蒋俨,韦弘敏,程务忠等太子三寺官员,才是东宫真正的中坚,从四品下,正五品上的官职。</br>下面的舍人,太子舍人,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崇文馆学士,才是办事的人。</br>其他的太子三寺内属,多是东宫内务。</br>至于说东宫六率,他们是太子府动不了的人。</br>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东宫,但只要有人持圣旨而来,那么他们立刻就会打开大门。</br>东宫六率的调度权,也不在东宫自己手里,而是在皇帝和武后的手里。</br>……</br>言谈之间,整个东宫前院已经逐渐变得整齐有序起来。</br>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显带着两队千牛卫从外面而回。</br>“姑父,王叔,长史,我们里面说。”李显看着要施礼的众人,赶紧摆摆手,神色轻松的说道:“接下来,孤就要去诸卿商量一下,接下来东宫的事务。”</br>听到李显已经自己变了称呼,众人跟着笑了起来。</br>明德殿中,韦弘敏从内院出来,向坐在中堂之下的李显,禀报东宫内院的安置情况。</br>李显如今有一妃一嫔,太子妃韦氏和太子嫔崔氏。</br>韦氏如今即便是怀有八月身孕,但依旧好动,反而是崔氏,虽然没有身孕,但也安静。</br>而且崔氏也没有多少野心,这也是韦氏如今还和崔氏相处愉快的原因。</br>太子家令历来是太子最信任的人,韦弘敏虽然是新调入东宫的人,但他毕竟是韦氏的族兄,相处起来也容易。</br>李显轻轻点头,将内院事务暂时的放在一旁,然后才看向眼前各自在矮几后跽坐的众人,这才轻松说道:“父皇教诲,孤在东宫,当以学习为要,除姑父,王叔,长史,还是有司马……呵呵,如今还是旧有称呼亲切。”</br>薛元超是和李治一起长大的东宫旧人,他的妻子是李元吉的女儿和静县主,所以李显称一句姑父,也没有什么不妥当。</br>姚令璋如今是东宫詹事,但詹事同音长史,这么叫也没有区别。</br>苏良嗣以雍州司马,检校太子率更令,称呼司马也较为妥帖。</br>当李显短短的一句话,就将东宫的职限划分了出来。</br>薛元超,李绚,姚令璋和苏良嗣为独一档,东宫核心。</br>其他蒋俨,韦弘敏,以及还没有报到的程务忠,都还差上一些。</br>“东宫之内,一切随殿下称呼,但是出了东宫,还需要按规制而来。”稍微停顿,薛元超认真说道:“殿下既然要学习,那么东宫讲学之事,就要重新拾起来,以后每日上午讲学,下午学习朝政,诸位以为如何?”</br>“可!”李绚,姚令璋和苏良嗣纷纷点头。</br>“如此,每日两人,各讲一个时辰,明日薛某和苏司马,后日,姚詹事和王爷。”薛元超简单的划分了时间,随即又说道:“如此,太子崇文馆的两名学士就要补起来,如此,三日一轮,然后休息一日,然后再行开始。”</br>李显嘴角微微抽搐,下意识的看向李绚。</br>李绚略微沉吟,说道:“若是加上休息,便算五日一次吧,正好抽一日时间,考核一下,也不能只读书不出成绩;十日恰好一休,对各官也都比较合适。”</br>“善!”薛元超,姚令璋,还有苏良嗣同时赞同。</br>终究还是要对李显进行考核。</br>他能学成什么样子,不是任由他随波流散的,终究是查一查。</br>李显的脸色顿时就苦了起来,一旦涉及考核,考核成绩必定要送到皇帝和皇后的手里,到时候,要是成绩不好,就难了。</br>“那么太子崇文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