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河西走廊战略(1 / 2)

加入书签

从刘彻的话语和神情看得出忧患意识,刘章没什么好担心的。</br>因为他了解未来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朝周边的强国只有匈奴。</br>其他的王国不足为惧,罗马距离汉朝很远。</br>派军远征需要大量物资供给。罗马根本无法征服西域一些强国。</br>西域诸国背后依靠着匈奴,这个时期汉朝国力不断上升。</br>再过几年,汉朝就能达到国力最巅峰。</br>这个时期,罗马还在进行军事改革。</br>“你们要对周边的墙体保持警惕,切不可轻敌大意。”</br>刘彻没有太轻视对手,要做好防备。</br>国与国之间会结盟,也有可能会背刺。</br>“西域诸国是匈奴的附属国,匈奴可以从这边获得很多优质马匹。而我大汉缺少大量优质战马,你可有好想法。”</br>这是刘彻给刘章出的考题,匈奴版图很大,控制的人口可不少。</br>有不少王国臣服于匈奴,东边有卫氏朝鲜和扶余等国暗地里帮助匈奴。</br>尤其是卫氏朝鲜,他本就是汉朝的诸侯国。</br>他们的谈论重点还是放到了匈奴这边,他紧盯着西域那块地。</br>西域距离汉朝有点远,西域那边盛产千里良驹。</br>那边也有天然牧场,张骞回来之后也向他讲述过西域那边的风土人情。</br>西域的地理优势,这个时候西域那边水草丰茂。</br>并不是两千多年后的沙漠戈壁,西域那边河流纵横。</br>很适合种植农作物,刘彻本就计划打通西域。</br>切断西域跟匈奴的联系,那就想听听刘章有什么想法。</br>“只要将这里打通,这里是河西地区。一旦被大汉拿下,在这里建造军事要塞,就等于卡住了匈奴的咽喉。”</br>刘章指着河西走廊,他所指的位置是很关键。</br>河西走廊有着很高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走廊犹如一条狭长的丝带。</br>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座城。进可攻,退可守,可以在各要塞中存储物资。</br>成为汉军的补给站,有利于汉军远征作战。</br>“打通西域之后,跟一些友好的王国经商。从他们那里购买大汉没有的商品,对于那些不友好的王国,采取武力措施。”</br>刘章主张武力和和平手段并用,这样能达到不错的效果。</br>西域诸国中也有些王国对汉朝友好,只是碍于匈奴的强大实力。</br>他们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他们也想跟汉朝贸易往来。</br>刘章拿着细木棒指着河西走廊,从陇西派军出发。</br>虽然匈奴现在占据着河西地区,拿下来并不难。</br>“你继续说。”</br>刘彻让刘章继续说,拿下河西走廊也是他的计划一部分。</br>“打通河西走廊,要做好充足准备。而且战必成功,这关系到大汉未来的军事战略部署。”</br>刘章不仅是根据历史发生的事情,对河西之战了解一些。</br>他也仔细研究过地图,也读过一些兵书。</br>再结合实际战争。就有了自己的见解。</br>河西走廊必须打通,掐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br>这就等于断其一臂,若是能控制住东北地区。</br>匈奴就会被孤立起来,为接下来的大决战提供有利条件。</br>“若是匈奴失去了西域和东北区域的支援,匈奴只剩下漠南草原这一块。汉军可以从三个方向逐渐缩小匈奴的活动范围,从而消除匈奴对大汉的威胁。”</br>虽然草原面积很大,但匈奴各部族比较分散。</br>汉军从东西中三路向北推进,虽然不能做到地毯式搜索。</br>匈奴也跑不掉,他们只能不断向北退缩。</br>“若是匈奴失去了漠南草原,他们唯一的退路就是漠北。这里有一片沙漠,越过沙漠就是一片苦寒之地。”</br>那里寒冷时间较长,在那里生存很艰难。</br>把匈奴赶到漠北,汉朝也会有不小的损失。</br>汉朝最大的优势,可以休养生息,减少对外作战。</br>而匈奴一旦失去了漠南草原,人口就会锐减。</br>削弱匈奴的目的就达到了,匈奴就不能频繁地在汉朝边境劫掠。</br>“一旦把他们赶到漠北,在漠南草原留下一部分汉军防备匈奴再南下。”</br>刘章的提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立北方三道防线。</br>防止匈奴狗急跳墙,因为他们失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br>他们肯定会孤注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