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营中藏炮(1 / 3)

加入书签

一支支起火,在夜空中转瞬即逝。</br>剧烈火光短暂照耀塬上,映照出一支支追逐拼杀的马队。</br>而在战场以南,曹文诏标下四营整装渡过渭河,四路高举火把的火龙浩浩荡荡杀向河北。</br>他完全没有隐蔽行迹。</br>尽管他的兵力足有万军之众,倘若有心隐蔽,依然能以较小的动静奔赴战场。</br>不过那样行军速度必然会被拖延,两相权衡之下,曹文诏认为既然已经找到刘承宗大营所在,夜袭成功,那兵贵神速就是此时最重要的取胜条件。</br>只是他却不知道,正带兵跑路的弟弟曹文耀,看见那边远道而来的火龙,都快哭了。</br>你怎么来得这么快啊!</br>“快,告诉曹帅,夜袭失败了!”</br>两千精锐针对刘承宗大营的夜袭,输的非常彻底。</br>三个方向突然袭击,都可以说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击败了元帅军。</br>毕竟突袭带来的优势太大,二三百精骑呼啸而来,几乎一个瞬间就把小营里四五百正在休息的元帅军冲垮,打到失去建制,直接揍成散兵。</br>但曹文耀不是为干这事儿来的。</br>一场击溃战,包含两个战斗过程。</br>一是击溃,二是追击,前者需要打散建制,后者负责扩大战果。</br>换句话说,在击溃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杀人,只要让敌军失去战意和士气,就能形成敌军溃散,我军占领战场的结果。</br>但能否让敌军失去战斗力,要看追击的结果。</br>如果不能继续追击、扩大战果,那么很有可能击溃一千军队,半个时辰后人家重新整队,依然要面对一千军队。</br>曹文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他们确实从三个方向,击败了元帅军三个小营,但没办法进入取胜后的追击状态。</br>因为人家不害怕、不慌乱。</br>军队确实短时间失去指挥,但士兵并没有因此溃散,也没有失去士气,反而各自坚守车垒。</br>另一方面,被打散的元帅军也没有逃跑,能反击就反击,不能反击就躲进车垒战斗,不能战斗就躺在地上装死。</br>总之,拒绝退出战场。</br>他们不退出战场,曹文耀就只能退出战场,否则就会被拖入阵地战。</br>实际上曹文耀也不敢进入阵地战,毕竟附近的元帅军援军很快就从左右包抄而来,就稍微一个迟疑的功夫,连大营里的披甲骑兵都冲出来了。</br>这还能算哪门子夜袭。</br>既然袭击已经失败,曹文耀就不可能以两千精锐硬撞万余敌军劲卒,只能招呼三面军兵撤退。</br>元帅军的大营南缘,离渭河南岸也就七八里距离,曹文耀收拢精骑的功夫,曹文诏就已率军渡过渭河,打着火把朝这边疾奔而来。</br>曹文耀都快慌死了,这过来不得挨揍吗?</br>还真不是。</br>曹文诏跑到一半,就察觉到远方战场的形势不对劲,赶紧勒马,把军队定在元帅军大营的三里之外。</br>因为元帅军大营遭遇夜袭,却没有士兵往南逃跑,一个都没有,这肯定不是夜袭成功的模样啊!</br>况且早前他们在渭河南岸还能听见些许厮杀之声,倒是如今渡过渭河,敌军大营里的喊杀声反而停了,只能看见大营被火光照耀得灯火通明。</br>夜袭肯定是失败了,这都不用想。</br>曹文诏现在都怀疑,弟弟曹文耀是不是都已经死于夜袭之中。</br>是进是退,这显然是个问题。</br>曹文诏并未花太长时间做决断,毕竟军队是明火执仗过来的,他很清楚己方军队的动向,已经为元帅军所知,很难全师退回。</br>因此他只能快速调整部署,神光显营居前,在夜袭中遭遇袭击的卜应第营居后,以中军骑兵遮蔽两翼,这才缓缓向前压上,小心探寻夜幕中的战场情况。</br>但是……他们没看屁股。</br>在宁夏军浩浩荡荡渡河之后,屁股后头的宝鸡城,又再一次打开了城门。</br>被围在城里的罗汝才都快笑疯了。</br>以前他没有守城经验,就算把刘狮子发的守城册子翻烂,很多该不懂的东西还是不懂。</br>就比如开着城门守城这种事,没守过城、攻过城的人很难理解这样做的目的。</br>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单是这城门开开关关的事儿,就能让罗汝才玩出花儿来。</br>他的宝鸡城,四个城门,过一会就开个门,西门关上就开东门,东门关上就开北门,反正城门一直有一个门开着。</br>围城军队也不敢进来,因为进来就得挨揍,外面的城门是开着,可里面还有关着的瓮城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