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谁给你的勇气?(6k)(1 / 2)

加入书签

宋江心里不爽到极点,最后还是忍着没动怒。

“三郎还想要谁?”

“凌振。”

“凌振?你要他作甚?”

“小弟带的兵马不多,想要短时间闹出大动静,只能借助火炮之威。”

虽然杨长理由站得住脚,但宋江却沉着脸没答应。

只见他沉声对曰:“火炮运输不便,咱们的战船都比较小,还要兼顾运输粮草、辎重,如果把凌振及火炮让你带走,就会占用水军的半数战船,这会严重影响我们攻打泽州,所以这事不能同意.”

“那”

杨长还想说什么,又被宋江出言打断。

“我不求你能闹出多大动静,能配合之后拿下平阳出一把力,把八千兄弟全须全尾带回,就能记你一份功劳。”

“火炮太重不方便携带,小弟打算带走一百枚炮弹,也不用凌振跟去西线佯攻”

“没有火炮,你带炮弹过去作甚?带去当爆竹玩?”

“作用是差不多,能闹出动静就行,请哥哥务必成全。”

“也罢。”

见杨长如此坚持,宋江只得点头同意。

“火炮使用麻烦还易自伤,打造此物真是费力不讨好,这东西通常用做号炮恫吓,单独用来惊吓敌人只怕作用不大,但既是三郎开口索要,你走前找凌振交割便是;

切记用时小心谨慎,别让炮弹引燃伤了自己人,凌振营中的军健常有受伤,刀枪箭矢还有形可依,炮弹爆裂却无影无形,这玩意儿真没啥大用”

“呵呵,小弟会的。”

杨长脸上笑嘻嘻,心中却暗骂黑三郎无知。

你现在看不起的火炮,却不知此物多年以后,会改变全世界战争方式。

两位先锋之间的谈话,在各自情绪起落、内心相互鄙夷的状态下结束,好在双方都达成了心理预期。

两个时辰以后,杨长率领六千步骑先一步启程,宋江、卢俊义于军前置酒相送,一番叮嘱交代不在话下。

剩下的两千水军,及分发的粮草、辎重、炮弹,由武松、曹正、周通留下配合二阮装船,迟些由水路向西出发,至汴河中段阳桥镇汇合,之后水陆并行向西入河南,抵达潼关再渡黄河至河中府,最后再入汾水北上。

宋江在送别杨长后,次日也率军开拔北上卫州,辎重粮草也是让水军船载,尾随二阮船队经汴水入黄河,之后回折东去至卫州取齐。

两路大军启程同时,宋江让闻焕章代写好军牒,将作战计划由戴宗送东京,上报给太尉宿元景。

这厮深谙官场之道,清楚对待上级要勤汇报、多请示。

宿元景看后果然受用,认为剿灭田虎的成算很大,于是在次日入宫面君汇报。

时值仲夏,炎气熏蒸。

徽宗早上在延福宫消暑,一般朝臣没资格去这里奏事,但宿元景属于皇帝近臣、红人,自然获准入内面君。

宿元景跟着小黄门,辗转来到拂云阁外等候,蔡攸先他一步来此辞行。

童贯四月中旬从东京出兵,大军此时已开赴至高阳关。

眼看燕地很快能被拿下,蔡攸自不愿放过这份功劳,于是在他与背后势力运作下,赵佶任命他为副宣抚使,名义上是去当童贯副手,实际上代表身后势力抢功。

五月初十这天,蔡攸入宫向赵佶辞行。

当时的拂云阁内,有两个美嫔侍奉在赵佶左右,蔡攸向往常般陪着喝了几杯。

许是想到大功即得,这厮酒不醉人人自醉,指着赵佶身旁那两女人,似打趣非打趣般说道:“等臣北上得胜归来,希望陛下将她们赐给臣”

美嫔听得一怔,暗忖这蔡攸也太逾越了吧?

当面要皇帝女人,这是找死?

可惜赵佶并没当回事,惊讶之余只是豁然一笑,挥手示意蔡攸可以走了。

两人从端王时期相识,十几年来相处甚是和谐,蔡攸为人媚上有方、极擅逢迎,这些年把赵佶哄得甚是满意,所以一直对他比较放纵。

刚才突然开口索女,让赵佶并没反应过来,好在蔡攸见天子没松口,立刻告辞出了拂云阁。

蔡攸出门遇见宿元景,面对宿太尉的拱手行礼,这厮仗着深受皇帝宠幸,只是微微颔首表示回应。

人与人是不同的,你围着一群草寇打转,目光与我爹一样短浅。

而我此番往燕地走一遭,就会有泼天功劳等着分享,神宗遗训有云:‘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遂封广阳郡王。’

蔡攸没奢望能够封王,但获封国公的希望很大,这样就能全面超越蔡京,替代他其成为蔡家领袖。

理想多丰满,现实就多残酷。

就在蔡攸离京前后,童贯依照徽宗的上中策略,前后遣三人为使入燕京,可惜最后迫降耶律淳不成,反被愤怒的辽帝砍了脑袋。

宿元景清楚自己地位,面对蔡攸高姿态并不动怒,他陪着笑脸目送其离开,才入内向赵佶汇报军情。

赵佶本对刚才之事已释然,此时宿元景又提及杨长独自领军,遂联想到蔡曾打算**帝姬,心说蔡攸、蔡都如此大胆,难道是遗传蔡京的缘故?

宿元景见赵佶蹙眉,误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