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直升机来了(1 / 3)

加入书签

米-171sh,这架直升机身上兼具着“稀有”和“常见”两种属性。</br>其中,稀有是因为,这玩意儿直到2020年的时候,北方某大国都还在不断采购,因为它载重量大、功能性强、火力潜力巨大,非常适合作为多用途直升机使用。</br>作为一款直升机来说,它的强大性能,是相当稀有的。</br>但要说常见,其实也没有任何争议。</br>因为这玩意儿的原型机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诞生了,而它本身也是在1993年左右研制成功、在2000年投入量产的。</br>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玩意儿就是“空中ak”的升级版,其产量之大、应用之广,世界上极少有其他型号的直升机能与之比肩。</br>什么非洲啦、中东啦、东南亚啦.到处都有这架直升机的身影。</br>甚至连佤邦,其实都是有两架米-171sh的。</br>而且,他们拿到的时间还相当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拍到过,2013年的时候都执行过几次针对缅军的“空中突击”任务了。</br>所以综合来讲,小鱼能提供这个型号的直升机,其实相比“海豚”,或者说直-9要靠谱得多了。</br>但问题是去哪儿接货?</br>这玩意儿不会要自己去打吧?</br>给我个坐标,让我自己去抢?</br>陈沉心里突然有了种不好的预感,但好在,接下来小鱼的回答,让他稍稍放下心来。</br>“接货的问题你不用考虑,肯定不可能让你自己去开。”</br>“再说了,让你去开,伱能开得明白吗?”</br>“.确实开不明白。”</br>其实不仅仅是开不明白,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开得动。</br>一架米-171sh最多可以配置6名机组成员,包括飞行机长、飞行副驾、飞行机械员、放行机械师、电子专业员和勤务员。</br>其中电子专业员和勤务员可以合并,两个机械员勉强可以通用,但即使这样,至少也还需要4名机组成员,才能把这架飞机飞起来。</br>在这种情况下,东风兵团在短期内是基本没有可能独立运营米-171sh的,他之前的考虑,也是暂时依托保利、佤邦的力量先维持住,后期慢慢招聘、培养,最终实现完全的“自有化”。</br>所以,在小鱼问起的时候,他也是对自己的困难毫不掩饰,坦然说道:</br>“而且,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开、怎么开的问题,而是人才队伍培养的问题。”</br>“直升机毕竟跟地面上跑的车不一样,我们没有试错的机会,一个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br>“另一方面,你自己也说了,这是一架米-171sh,我不知道上面会配什么武器,但天燕、c-5之类的应该是标配吧?”</br>“它的火力强度,都可以直接干翻一个小军阀了。”</br>“我不可能放心地把这东西交给外人,所以如果没有飞行机组成员的话,这东西我宁愿你先别给我。”</br>“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br>听到他的话之后,小鱼似乎颇为满意,她拖长声音“嗯~”了一声,赞许地说道:</br>“想的很清楚嘛。”</br>“怎么样,你有什么好办法?”</br>这就是明摆着的试探了,不过陈沉也不会连这样的考验都扛不住。</br>略微犹豫之后,他开口说道:</br>“这个还是要看直升机的具体来源,以及交货方式。”</br>“首先我们排除一下北方货,因为还没到淘汰的时候,现役款也不可能给我们。”</br>“其次,排除下毛子货,毕竟如果是毛子货的话,你也不用给我打这个电话了,直接给我个联系人,我自己去联系得了。”</br>“综合来讲,大概率是某个东南亚国家的走私货?老挝的?”</br>“如果真的是老挝的话,那机组成员其实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连人带货一起打包过来就好了,走装备出租路线,我记得他们不是有这服务吗?”</br>所谓的“装备出租”,其实是陈沉一种带着讽刺意味的说法,说的是金三角一带,包括缅、泰、老在内的国家军队普遍跟私人武装、军阀武装纠缠颇深,甚至可以花钱去购买一些军用装备、甚至是军队的使用权。</br>这一点,跟老美在伊拉克干的事情是差不多的。</br>如果真的是这条路线的话,陈沉完全可以安排人货分离,直升机按照正常报废、出口流程运到勐卡,人员则巧立名目,以“考察”啦,“交流”啦之类的形式租过来。</br>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其实并没有完全解决“可信度”的问题,只能说双方互有把柄,比陈沉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