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万丰集团(1 / 4)

加入书签

在得罪了东风兵团的所有对手之中,召嘉良已经可以说是活得最久的那一个了。</br>他之所以没有被迅速“处理”掉,一方面是因为505旅本身地位特殊,关系错综复杂,如果盲目对他开战,很有可能引发局势动荡,影响东风兵团自己的生存发展。</br>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因为</br>在此之前,他得罪东风兵团确实得罪得不够狠。</br>双方没有发生过一次直接冲突,此前江龙突击艇的问题,也是东风兵团占了便宜。</br>所以,陈沉虽然一直把召嘉良当成是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始终没有放松过对他的警惕,但也确实没有真正想过要去“干掉他”。</br>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br>他开始主动发起对东风兵团的进攻,甚至还用上了直升机,这样的大手笔就意味着,双方都已经撕下了最后的面具,进入你死我活的节奏了。</br>——</br>可为什么呢?</br>按道理来说,召嘉良也不应该这么发疯才对的</br>陈沉有点想不明白,于是干脆就不想了。</br>他召集了东风兵团全员,开始制定对召嘉良的斩首计划。</br>理论上来说,开着直升机过去直接把航弹丢他头上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但问题是,召嘉良不是傻子,在知道自己的直升机被打下来、并且已经跟机组人员彻底失联之后,他不可能还毫无防备。</br>再加上大其力本身就是个重镇,防空能力绝对不是勐卡、景栋这种地方可以比拟的,直升机突袭的危险性太高,成功率也低得吓人。</br>哪怕退一万步讲,你能把直升机飞进去,能避开对方的防空火力,但你怎么精准定位到召嘉良的位置呢?</br>他不可能在大街上打个旗子告诉伱“我在这里快来炸我”,反而有可能已经谨慎地找到安全的掩体躲起来,杜绝一切被袭击的可能了。</br>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去找到他,而不在于怎么干掉他。</br>只有找到他、确定了他的具体位置,后续的一切行动才能具备可行性。</br>东风兵团指挥室里,核心成员再一次聚集在了一起,在听完陈沉的简报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br>最终,还是石大凯首先开口道:</br>“我们需要更多情报,至少我们要先搞清楚这架直升机的来源。”</br>“米-8虽然常见,但是也不是说谁都能买到,谁都能找到飞行员的。”</br>“召嘉良既然能搞到,就一定会留下痕迹。”</br>“我们得根据这些痕迹去评估他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然后再顺着线索去追踪,也许会有办法逼他露面。”</br>“比如,如果他的直升机是从老挝那边来的,那很可能机组也是那边的,对吧?”</br>“死了那么多个人,他一定要给对面一个交代,而这一点,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突破口。”</br>“这架直升机可以作为我们谈判的筹码,还有这几具尸体,两枚航弹”</br>听到石大凯的话,陈沉微微点了点头。</br>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思路,但问题是,这个突破口太过于曲折,太过于虚无缥缈了。</br>召嘉良有可能会上钩,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会干脆一条路走到黑,打碎牙齿和血吞,直接切断自己跟这次袭击的联系。</br>什么?你说他们还穿着505旅的衣服?</br>505旅的衣服又不带防伪,谁不能穿啊?</br>这根本就不能被作为证据,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从一开始,召嘉良就不会让这些衣服出现.</br>“是一条思路,但可行性不够高。”</br>陈沉开口说道:</br>“还有别的想法吗?”</br>“我们至少有人要在大其力,这么两眼一抹黑实在是太难办了-——把姜河调过去吧,也许他会有办法。”</br>说话的是鲍启,跟姜河合作过的他比其他大多数人都更了解姜河的能力,所以在这种时候,他也下意识地把解决问题的“起点”放在了姜河身上。</br>但陈沉对此却有些为难——不是因为姜河去不了大其力,而是因为</br>他去了那边,到底要干什么?</br>光是一个“监视召嘉良”的任务是绝对行不通的,情报工作不是开全图挂,情报人员也没有上帝视角,在缺乏基础信息支撑的情况下,姜河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找到突破口,甚至还可能因为异常的行动而导致暴露。</br>想到这里,陈沉开口说道:</br>“我们至少要确定召嘉良可能出现的位置、以及他可能的行动方向,给姜河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入口。”</br>“他是个高手,但巧妇难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