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自不量力?(1 / 4)

加入书签

正如陈沉所预料的那样,505旅联合缅军发起的“制裁”很快便落了地,整个掸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br>要枪枪没有,要子弹子弹没有,甚至连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也受到了极大限制,掸邦几处土制武器兵工厂根本没办法维持生产,联军几乎陷入了补给断绝的境地。</br>当然,他们还不至于说弹尽粮绝,毕竟此前的局势还是以“对峙”为主,弹药消耗量并不算大。</br>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要不了一个月,整个联军就会“窒息而死”!</br>何邦雄和何布帕已经急疯了,反倒是鲍家这时候冷静了下来。</br>他们作为最后的底牌,无论是在军队数量还是武器弹药储备量上对其他势力都是碾压性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大不了到最后第七旅、756旅全部退出战斗投降,他们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好了。</br>但,陈沉是肯定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他苦心经营出来的局面,绝不能毁在这种荒诞且无力的“制裁”上。</br>因此,在情况明确之后,他立刻召集了东风兵团的所有核心成员,开始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作战计划。</br>——</br>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作战准备计划。</br>因为这次会议的焦点并不在于怎么去打、用多少兵力、用什么样的战术,而是在于装备。</br>东风兵团的作战指挥室里,所有人齐聚一堂。</br>看着愈加复杂的作战地图,陈沉的眉头也皱了起来。</br>“.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是非常清晰的,整个战场总共分为4线。”</br>“第一线,是第七旅第二团负责的勐秀线。”</br>“第二线,是第七旅、756旅共同负责的景栋北、宛徘线。”</br>“第三线,是756旅负责的景栋南、帕劳线。”</br>“第四线,则是756旅机动团负责的景栋西、孟宾线。”</br>“这四条战线相辅相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有一条线开打,另外所有战线也必然会同步爆发战斗。”</br>“此外,我们还面临着来自大其力505旅的威胁,帕劳线将承受重大压力。”</br>“所以,要想稳住形势,为和平谈判创造机会,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帕劳线挡住505旅的进攻。”</br>“兵力上,我们是没有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强装备。”</br>“徐友,第二批防弹衣准备得怎么样了?”</br>听到陈沉的问题,徐友立刻站起身回答道:</br>“第二批2000件防弹衣已经运抵勐拉,正在进行清关,预计明天可以到达孟洋,后天可以运到景栋交付。”</br>“按照计划,这批防弹衣中500件将交付给第七旅,1500件交付给756旅,这两方都没办法用现金支付,我们已经谈好了,我们已经谈好了易货贸易合同,第七旅用矿石支付,756旅用木材支付。”</br>“支付周期为12个月,采购合同总价1200万美元,易货合同总价1600万美元,折现”</br>“不用汇报那么多!”</br>陈沉打断了徐友,继续问道:</br>“除防弹衣之外,各类携行具、服装、鞋帽、头盔,能到位吗?”</br>“已经到位了,目前有6000套正在勐拉清关,3000套已经运往景栋。”</br>“作战口粮呢?单兵作战食品呢?”</br>“已经运到,目前由756旅统一管理。”</br>听到这里,陈沉微微点了点头。</br>之前交代徐友去做的所有事情基本都已经做完,整个联军的“软实力建设”已经拉到了顶峰。</br>理论上说,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下限已经被锁死,基本不会再出现因为防护装备不足、补给不足而在第一次对抗中全面溃败的崩塌性后果。</br>这就让东风兵团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作战环境——至少,陈沉不用担心自己出去一趟,家就被偷掉的情况了。</br>哪怕756旅要败,他们也一定能扛住一段时间。</br>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东风兵团无论是帮还是撤,都有了闪转腾挪的空间。</br>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陈沉需要的,是把505旅彻底打服。</br>于是,在稍稍思索后,他立刻提出了自己新的命令。</br>“之前的事情你办的不错,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受到严重制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把战事继续往后拖了。”</br>“我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起战斗,这个尽可能短的时间,我指的是两周。”</br>“这两周时间内,我们必须完成新一轮的装备补充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