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烛光(1 / 3)

加入书签

<b>最新网址:</b>“飞行路线太冒险了!”

“沿边境线飞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这架米-171sh的性能极限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我们必须要快,飞行全程接近400公里,基本可以说,到达目的地附近之后,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返回。”

“剩余两百公里的航程不足以完成撤离,与其半途而废,不如直接打过去。”

“我们可以在莫岗附近择机着陆隐蔽,等确定敌方机场位置之后在按照你的指令起飞,对机场进行一轮空中打击。”

“直升机的火力还是相当充足的,打几架地面上的战斗机,绝对没有问题!”

米-171的机舱中,主驾驶员程磊扯着嗓子对后方的陈沉大声喊道。

而在听到他的计划之后,陈沉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摇头拒绝。

“不可能,这个计划过于冒险。”

“这架直升机是好不容易才搞来的,你们这个机组更加珍贵,直接参与对敌后的空突作战太莽撞了,我需要你们在后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这有可能就是我们能发挥最大作用的一次机会!”

程磊没有理会陈沉的反驳,而是继续说道:

“不用争论太多,我们可以选择折中的方案。”

“保留作战窗口,我们在莫岗附近隐蔽,如果有机会就进行打击,如果没有机会,我们接应你们撤离、或者自行撤离都是可选项。”

“没有必要为了那么一点安全性放弃作战机会,对吧?”

“.没问题,在莫岗附近隐蔽,但你们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陈沉终于做出了妥协,虽然这个计划与他起飞之前在作战简报里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但毫无疑问,如果机组成员自愿以身涉险的话,这绝对是收益最大的选择。

他此前之所以没有这么安排,本质上并不是“害怕牺牲”,而是考虑到了程磊这个机组的特殊性。

说白了,他们并不是东风兵团的人,而是来自北边的“第三方外包公司”。

在很多任务里,陈沉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指挥他们,可像这种九死一生的敌后突击任务,陈沉确实没办法拿他们当做消耗品去使用。

不是因为“要给北边面子”,或者“北边的人命更值钱”,而是因为,这玩意儿真打完了的话,你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找到新的人员补充。

本质上,这还是一個利益权衡的问题,它就处于一个相当微妙的平衡点上,促使陈沉做出更保守的决定。

——

但,如果是机组自己要求的呢?

程磊的态度显然卸下了陈沉的心理负担,而在听到耳机里传来程磊和其他机组成员的欢呼声时,陈沉终于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北边的这只兔子,可不是真正的兔子。

好战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中庸之道在某种层面上其实是谎言,只要有机会,他们绝对不可能拒绝战斗、拒绝去“开疆拓土”!

这大概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他们不打没有意义的仗,可如果他们明白无误地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血便会立刻沸腾起来。

自己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也不得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此时,直升机已经爬上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透过敞开的舱门,陈沉向右看去。

映入他眼中的是他无比熟悉的风景,就在他的脚下,一边是蒲北、克钦,一边是云南、怒江。

跟程磊口中所说的“飞行路线太过冒险”的表述完全不同,这架飞机飞得又快又稳,穿梭在高原之上,简直就像是闲庭信步一般。

远处的雪山上后悬挂着一轮即将坠落的弯月,在深蓝色的夜空下,这一幕绝美的风景让人心动神摇。

陈沉收回视线,忍不住开口对程磊问道:

“这条航线你飞过?”

“当然,我.”

程磊下意识地想要回答,但最终还是把话收了回去,反而开口告诫道:

“尽量不要往右边看,现在我们离边境太近了,最好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明白。”

陈沉下意识点头,然后忍不住又向舱外看了一眼。

他看到,在一片荒芜的、死寂的边境线上,有许多星星点点的灯光。

那些灯光不能说是像“暗夜里的萤火虫”,从空中看去,那简直就像是寂寥宇宙中一星飘摇的烛火。

它显得那么脆弱、那么微小,仿佛来自雪山上的罡风只要轻轻吹过,就足以将其彻底熄灭。

——

然而,它却从未熄灭过。

陈沉知道,这些烛火已经在边境上亮了数十年,它们还将继续在这里闪烁无数个日夜。

如果有一天,这些烛火消失不见了,那么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他们移向了更西的方向。

想到这里,陈沉的心里不由得涌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