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在金州,横着走(2 / 3)

加入书签

是名列前茅,书记厂长,这人我要了啊。”

像农贸市场箩里捡菜,刘总工当即就要挑选走最好的那颗蔬菜。

水书记微笑道:“老刘,我跟老费都不跟你争,但你现在还是跟年轻人,介绍一下咱们厂的情况吧。”

陆泽几乎都已看到大伙儿投来的嫉妒的眼光。

没办法,谁都知晓他是香饽饽。

费厂长本来是有话要讲的,现在他开始掌权,这批新来的大学生在他眼中是重要的新生力量,在金州的他们还是一张白纸,可以被他熏陶,与那些摇摆在水、费之间的老工人不同,所以他异常重视。

可是现在老水跟老刘都开口,他也不再方便多说些什么。

刘总工这边已经开始简单扼要的介绍总厂以及三个分厂的布局,其中主要设备是什么,原料是什么,成品有哪些大类,产能是多少,以及本厂在化工界的重要地位...

他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圆桌边这些新人脸上神情。

不出意外,大部分人都是神色激动,能够加入到全国一流企业的金州总厂来工作,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凤毛麟角。

只有陆泽跟宋运辉看不出激动。

后者在默默思考着刚刚刘总工口中的具体数据。

而陆泽...他早便将刚刚刘总工说的话,在自己的脑海里转化成具体的框架,转而详细分析推导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刘总工在看,水、费两个也在看。

这些人都想要挑选白纸,或者说是选择在将来能够帮助到自己的人。

金州厂里从来都不平静。

“目前我们金州厂,主要的任务共有两个。”

“一是挖潜、革新、改造,外汇有限,引进外面的先进技术不能止渴,只有我们自己通过技术改造,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产能,你们这些年轻人脑子转的快,以后还要靠你们。”

说到这里,刘总工顿了顿,不由将目光放在陆泽身上。

他们这些老家伙之所以对陆泽这个年轻人这般热情,最根本原因还是陆泽是个创新型的人才,他在清华大学发表的那些期刊文章很有建设性作用,厂里三驾马车都希冀陆泽能够将文章里的东西演化为现实。

“第二就是整顿跟完善...”

听到第二点的虞山卿这才明白,为什么刚刚在楼下大厅的时候,那些厂子弟会对整顿办的职位那么推崇,这是整个厂的核心所在,具体工作的开展都是要从整顿办先发起。

很快,刘总工就谈到了具体工作分配这个重头戏。

陆泽毫不意外的分到了整顿办的那个名额。

“小陆你是个很聪明的化工人,在清华打下了很厚实的基础,整顿办很适合你...但切莫忽视一线的重要性,只有根基够稳,才能够建立起万丈高楼,否则只是在高屋建瓴。”

刘总工没忘记提醒陆泽。

谁都看的出来,这位刘总工话里话外对陆泽的看好,甚至最后还开口道:“以后要是想要了解各工段的具体情况,尽管来找我就行。”

水头儿跟费厂子俩人对视一眼。

他们俩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对立,但对老刘这番干脆的挖墙脚行为,不免深感无奈。

三驾马车里,恰恰只有刘总工负责具体的技术工作,这种优势是比他职务更高的水书记跟费厂长难以赶上的,人家就是搞技术出身的,哪能比这个啊?

陆泽迅速起身,对着刘总工微微躬身:“谢谢刘总工!”

有些事情,的确还需要接着刘总工这个大旗来做才行,陆泽毫不避讳的打算借领导们对他的‘偏爱’,开展属于他的计划,至少要先将自己的名声打出去才行。

之前的陆泽只是在京都诸多院校里有点名声,黄定波黄部的看好,只是对他未来的看好。

而不是现在。

陆泽要做的,就是让人们看到,他不是未来可期,而是未来已至。

陆泽脑海里存储着太多现代化的化工知识,在大学四年只是凭借着他的天赋在行事,接下来才是陆泽真正展现‘外挂’的时候,但他需要仔细考究其中的火候,跟着金州厂的势、上面的策、以及大局环境,来实现飞跃。

众人万般羡慕当中,陆泽进入到了整顿办。

宋运辉则是被安排去到一线当三班倒的工人,他自己倒是欣然接受这个结果。

万丈高楼平地起。

宋运辉本就是想要通过技术来改变。

会议结束后,每个人都奔赴到了各自岗位上去。

跟各个工段车间的热火朝天不同,整顿办的生活相对来说很是清淡,里面的管理人看着陆泽这张陌生面孔,倒是没有为难,反而很是详细的介绍了整顿办的工作情况。

陆泽拎起第一车间的资料便认真的看了起来。

管道、阀门、塔、泵...诸多冰冷的器械构造出来了偌大的金州厂,厂子里全部的部门,唯一目的就是创收,整顿办算是群头,要想出创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