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改策(2 / 3)

加入书签

完的小半碗面都凉了陶弘景道:“贫道早知小王爷会遭此一劫。那日小王爷离开范彦龙草堂时,贫道就已经为小王爷掐指算过了。”“那为什么不早拦住我们!”“小王爷莫怪,天道轮回,劫数难逃。若小王爷不在卢龙山中遇险,也会在别的地方经历磨难,天道皆有定数。”萧宇笑道:“通明先生是怕我在草堂过夜,打雷也得劈到你们吧!”陶弘景面露窘态:“你这小友怎能如此说话呢老道当时还真没那么想过……”“通明先生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实人,这话我信,开个玩笑而已。”“玩笑不可乱开,既然贫道是个老实人,那肯定会当真的。”两人相视一笑,气氛甚是融洽。萧宇又嗦了两口面,继续问道,“不知通明先生后来又去到哪里云游”“去了荆襄地界,赴旧人之约去了,还小住了一段时日。这不,刚刚才回建康。”“那范老夫子、陆先生,任先生他们全都去了”“呵呵,小王爷这也知道。”“可是去赴萧刺史之约”陶弘景捋了捋胡须:“也不尽然,沈约沈修文乃我等旧友,在萧叔达(萧衍)身边作了幕宾,此次前去除了萧叔达之请之外,还有沈修文的邀约,倒也游览了荆襄地界的大好山河,呵呵……”说到这里,陶弘景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小王爷如何知道贫道和那几位好友是受叔达的邀请”“那日卢龙山中,先遇张弘策,再被萧统搭救,通明先生又说去了荆襄,那我自然就会想到萧刺史。”陶弘景捋着胡须点点头,再没说什么。萧宇又道:“那日草堂一别,我时常想要再去拜会范老夫子,希望能与各位当世大家再切磋文墨诗词。”“呵呵……再想聚首就难了!”“为何难道那几位先生都不常住建康”“非也,范彦龙在襄阳盘亘数日,舍不得他那孙女和草堂,早早就回建康了,贫道自由闲散惯了,觉得荆襄无趣,也便回来了,任眆、陆陲他们决意留在襄阳为萧叔达出谋划策……”萧宇眼睛眯了眯,但他依旧不动声色:“萧刺史没有挽留通明先生吗”“挽留又如何时也,势也。若是换做二十年前,或许贫道就脱下这身道袍,出世去了,那时……叔达头上的运势亘古未有……”萧宇把身子探向了陶弘景:“通明先生,方才说的可是帝王之气”窗外又现惊雷,一声巨响,陶弘景的身子微微一抖,闪电自他身后窗外划过,将屋内映得一片惨白,而一声粗木折断的声音则引起了酒楼内外一阵慌乱。屋外有人喊道:“掌柜的,刚才那闪电把这榆树给劈了!”萧宇也惊魂未定,他三两步就来到窗边,探着头往外张望。“通明先生,这是不是我泄露天机的关系”……萧玉衡站在太极殿的宽大殿檐下定定地望着远方,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天空,连接着天地。在高大殿宇的下方,一个人影正在冒雨离开,他就是刚刚被单独召见的裴遂。片刻之后,萧玉衡似乎想起了什么。“高公!”高内官趋步往前,弯腰道:“陛下,老奴在这里。”萧玉衡瞥了高内官一眼,语调平静地没有一点儿波澜:“高公,你入宫多久了,见过几位帝王……”高内官面露诧异,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个,低头略作思索便答道:“陛下,老奴是前宋明帝始泰六年入的宫,至今已经五十三载了……”“那么久,朕即位至今才三载,高公在这四方城里就住了五十三年。”“正是,老奴入宫时还是小黄门,没机会见过前宋明帝,但老奴后来伺候过后废帝和顺帝。又到了咱们大齐立国,老奴服侍过高帝、武帝、郁林王、海陵王、明帝、东昏侯,先皇文帝,再便是如今陛下,算来……已历十一帝……”萧玉衡转头卓有兴致地打量了一番高内官:“高公在这台城住了五十三年,居然经历了十一位皇帝,五十三年十一帝,这说明了什么”高内官赶忙低头,唯唯诺诺道:“陛下乃是真命天子,有上天护佑,定能长命百岁……”“朕听够了这些谎话,到底有谁能长命百岁其他皇帝在位之时,何尝没有人对他们山呼万岁,那到头来呢有几位得以善终!”萧玉衡话音刚落,又是一声惊雷炸响,大地似乎都在震动,在场服侍皇帝的众人无不心惊胆战。高内官赶忙道:“老奴有罪,引起天颜震怒,请陛下慎言,老天……老天在上面看着呢!”“朕说了实话,与天何干若连实话都不让朕说,要天何用”在场所有奴婢皆是一惊,纷纷双膝跪下。萧玉衡冷笑一声,回头又看了眼正贵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高内官:“朕问你的话你尚未答朕,朕告诉你,坐到皇帝这个宝座上第一天起,你便是这世上最不安全的人,要么弄死别人,要么被别人弄死!朕要活,不想像前宋后废帝、顺帝以及东昏侯那样被人弄死,这便是最大的天理!”又是一阵惊雷,雨势更大了。一阵狂风卷着雨幕向着含章殿上迎面扑来,将年轻皇帝宽大的袖袍吹得向后纷飞,却更显现出那瘦削身姿的虚弱无力。“陛下,这里风大雨大,请移驾回宫!”高内官道。萧玉衡却不理会,他已经定定地望着苍茫茫的天空。“高公,你历时十一朝,也应该见过不少的忠臣良将,也听过不少的奏对吧!”“老奴……奴婢是内官,高帝立国以来,早有诏旨,内官不能妄议国事。”“你说……裴遂所奏七策如何”高内官见萧玉衡那双眼睛直勾勾地望向了自己,他更是心惊:“奴婢觉得……光禄卿所言都是老成谋国之策,若用在南徐州可行,既可屯兵又可利民……”说到这里,高内官突然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