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亲儿子的重要性(2 / 2)

加入书签

继位的第一年,边军兵变,西北民乱兵乱接踵而至,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篇章。

继位的第三年,黄台吉就领着满蒙数万兵马,轻松越过了长城,兵临北京城下。

可差点没把他给吓死,连忙传旨给边军和当时正在剿杀流贼的兵马赶往京师勤王。

人家甘肃的边军,在无粮无响的情况下,军士自筹钱粮以作军用,星夜兼程赶往京师。

结果圣天子崇祯却责怪他们来的太晚,直接下旨把主将砍了头,军队原地解散,让他们各回各家。

甘肃边军遭受如此待遇,自然是心灰意冷,此时的他们,就像乞丐一般,随时都会饿死在荒郊野外。

一怒之下,具备一定战斗力的甘肃边军,直接扯旗造反了。

自此,西北的边军对朝廷失望至极,朝廷的调令和皇帝的旨意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

崇祯也很干脆,彻底断了西北的军饷,导致西北军户兵丁根本活不下去了。

军户和兵丁大量逃亡,投奔到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中,他们也被各个首领拉拢,编入自己的老营。

有了边军的加入,本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实力大涨,慢慢的开始步上正轨。

在崇祯九年之前,三千明军就能追着几万农民军打,可崇祯九年之后,农民军已然能和明军平分秋色。

李自成从商洛山出来之后,更是在短短几年间,以狂风骤雨般的攻势席卷天下。

他所依仗的正是那些逃亡的边军兵丁。

否则他那么多的骑兵马队,精锐老营是哪里来的?

------题外话------

写着写着又出剧情了。

但朱由检这个废物,只要一想到他,就真的很气,大明灭亡,他要占百分之八十的责任。

别给我扯什么天灾人祸,内忧外患。

明朝在崇祯十四年之前,都是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本翻盘的。只是皇帝太垃圾了而已。

十四年之后,李自成攻下开封,洪承畴和孙传庭相继兵败后,明朝才是真正的积重难返,无力回天了。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