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赵高成婚(1 / 4)

加入书签

且说这日赵高又到咸阳廷尉府门口击鼓鸣冤,一只大鼓让他敲得震天价轰响。

几名值守官兵看着他嬉笑,“赵高,你就别白费力气了,还是回去好好赶车吧!”

赵高拎着鼓槌,不解地问道:“什么叫做白费力气?汝等这是何意?”

众官兵哄然而笑。

赵高摸不着头脑,心中愤懑,“笑啥笑?这官司俺是赢定了!汝等不信则个?”

众官兵取笑:“以前俺们还信,现在嘛!------你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赵高怒道:“有太后和蒙大人主持公道,难道这秦国就没有王法,那李斯就一手遮天?”

管事的官兵奉劝他:“赵高,廷尉换人了你知不知道?”

赵高狐疑:“啥?换人了?-------那现在是谁在主事?”

官兵告诉他:“蒙大人高升了,去担任王国上卿和司工总监,去管理修造骊山王陵了,你还不知道?”

赵高茫然:“那现在廷尉是何人?”

众官兵笑道:“是长史李斯大人,又回来接管廷尉府啦!”

赵高闻言把一对鼓槌扔出去有八丈远,手指着廷尉府大门,气的浑身颤抖,血往上撞,“好啊!-------让偷油的老鼠,来担纲判断偷油案,---没天理呀!”

“那你还告不告?”

赵高跳着脚叫骂:“老子不陪你们玩了!----告诉你们廷尉,我赵高不是好惹的,不要欺人太甚!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俺不是吃素的,逼急了,我就把车马赶到你们公堂上去!”

赵高骂骂咧咧,悻悻而去。

赵高傻吗?他聪明得很!那他明知道李斯和枢密府惹不起,为何还要搅闹个不停呢?不是因为心中气愤不过,也不是因为有姨娘赵太后给他撑腰壮胆。------这是赵高于董义府事先协商好的脱身之计!

如果赵高吃个哑巴亏、不声不响了,就是心中有鬼,李斯和枢密府对他就会更加怀疑,他的处境也就会变得更艰难、最终会被人家逼迫的无路可走,彻底在咸阳呆不下去。其后果,重则失踪丧命,轻则被赶回老家去当农夫,自己的理想抱负、仕宦之路也就彻底断绝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至少能暂时迷惑李斯,让他觉得赵高也许并非是个真实的危险人物----看!人家是一肚子委屈嘛。二来可以扬名立万----大家看啊,我赵高的姨娘,可是当朝君王嬴政的母亲赵太后,这层王族关系亲近的很,你们对我可得客气点,我连李斯都不怕!三是这番胡折腾,显得自己比较傻气,竟然糊涂到去相信什么“法制”,李斯看了也许就会轻视赵高,也少找自己麻烦。不然,后脑勺总顶着一把刀,啥事情也甭干了!

赵高自以为得计,看着火候到了、目的达到了,就适时收场。

赵高并不知道:长史李斯也在偷着乐!---又一个惊天的圈套已经布设完成,猎物却不是赵高。

------

为了亲外甥赵高的婚事,赵太后可是真没少费心思!---这赵高虽然现实穷了点,可他贵为王亲啊,自然就是彼时的“钻石王老五”,想前来提亲、把闺女嫁给他的人是趋之若鹜。赵太后为了外甥的前途,给他的婚事定了个标准:非10品以上京官之女不娶,女方家庭若是外地的,至少也要得是郡守级别之家,才肯接受提亲。

本来太后制订的这个标准也不高。可事与愿违,赵高与秦国长史李斯一闹腾、矛盾公开化,官宦之家就都犯了嘀咕:赵高这小伙子确实是不错,人长得帅气、体格魁梧、还心灵手巧。可是,他是长史李斯的对头啊,闺女嫁给他,结成了亲家,会不会也就捎带着成了那李斯的眼中钉?----咱们还是悠着点吧。

最后,10品以上官员家庭前来提亲的,竟然一个也没有,郡守之家更是影子都不见一个!

这么说也不对!公侯之家的女子还是有一个的,就是华阳太后之弟阳泉君之子公子贞的女儿金香。

那公子贞让李斯给流放到巴蜀去了,家里只留下正室妻子和女儿金香,在祖父阳泉君庇护下,不快乐地生活在栎阳。

听提亲的一说,赵高眼睛一亮,立即表示同意:好!----俺就跟这金香姑娘成亲!---妈的,志同道合、同仇敌忾啊!

姨母赵太后本想阻止,因为她打心眼里厌恶华阳太后嘛!但见赵高乐意,也只得应允。----赵太后急着给外甥赵高办婚事,也是希望他能尽快娶一名秦国女子、居家安稳过日子。免得那秦王和李斯总是“没事找事”、盯着赵高不放!

赵高的婚宴也是赵太后亲自安排的,婚房选在甘泉宫附近的一处宅院,赵高终于搬出马棚了!

请帖发了一大堆,高级官员却没来几个,赴宴席的都是些中、低级官员,前来给太后和赵高捧场。婚礼的主持人竟然是甘泉宫的大太监------田波,宫中的太监、宫女、奴婢们都冒充嘉宾去捧场,好歹场面上算是热热闹闹。

秦王嬴政派遣内史庆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