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巴蜀之殇(1 / 2)

加入书签

秦都咸阳宫中众卿肃立,大殿里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压抑。

秦国的国防动员会议正在秦相吕不韦的亲自主持下召开,未曾亲政的秦王嬴政也端坐王座,而华阳太后也打破了向来在长乐宫中问政的惯例,也匆匆赶来列席此次会议,这也凸显了此次巴蜀暴乱情况的严重程度。秦国相国吕不韦、上卿隗状、御史大夫王琯、大良造蒙骜、上将军李信等军政要员,正聚集在偌大的沙盘面前指点军机。

秦国内史庆书正在沙盘面前详尽地汇报着由快马或飞鸽传递来的各地军情:

“巴郡郡守邹翼汇报,郡署江州驻扎有秦军精锐部队,暂时还安定无恙,但治下的枳(今重庆市涪陵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等地已被乱党攻占,郡县各地府衙也已与江州失去了联络。”

“蜀郡郡守李二郎(李冰之子,二郎山名字的本源)汇报,巴郡的暴乱已经蔓延到了蜀郡部分地区,岷江、沱江、内江(涪水)、渝水(嘉陵江)流域至江水(长江)一线流寇窜犯,攻打各地府衙和驻军,蜀郡正调集民团清剿抵御,目前匪势炽烈,本地兵马仍旧严重不足,首尾难顾,已经是捉襟见肘,难以遏抑了。”

华阳太后看着表情凝重的吕不韦,“危局已然铸成,就请相国来讲一讲应对之策吧。”

吕不韦站起身来,环顾左右,“秦王陛下诸位大臣们、尊太后圣驾,此次巴蜀暴乱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王国江山的稳固。暴乱若不尽快平息,不但我们就要失去对巴蜀军事重地的控制,还会让附近的楚国、夜郎国等国趁虚而入,夺走我大秦50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盐仓、米仓,毁先王的基业于一旦。此前,王国对这次暴乱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估计不足,现在看来只是调集巴郡、蜀郡、黔中的兵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增兵平定叛乱,陇西、汉中、南阳三郡的驻军和守备民团也应迅速投入进去,必要时刻王国内史的军队(咸阳守备队)也要相机而动!”

华阳太后说道,“很好,但只有军队镇压暴乱还不够,还要研究好战略战术的问题。巴蜀自归入大秦版图以来(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316年,司马错、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江州城),王国对待原巴国、蜀国的民众颇为优抚,眷顾有加。一个小小的赋税问题,为何还会演化为大范围的暴乱?有没有巴蜀两国的残渣余孽在里面推波助澜、妄图复国的原因?个中缘由发人深省!但是现在,还不是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如今是要充分重视起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坚决、彻底、迅速地镇压暴乱!”

吕不韦:“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巴蜀民风刁蛮之地,就是德政难行的地方。李冰父子在蜀郡多年,民望颇为深厚,可除了原三秦的移民,当地原住民许多也被裹挟进去。这些都表明,对于巴蜀就是要号之与政令,罚之以刑名,令其不敢作乱,乱者必诛杀之!”

巴郡首府江州(今日重庆渝中区)在古代向来是军事战略要地,但经济发展滞后,属于古代的偏远蛮荒之地,也是流放人犯的去处。这个江州与古代另一个江州(江西九江)不是一个地方,唐代白居易曾经被贬为江州司马,谪居在今日江西九江,并在其不朽名著《琵琶行》中留下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两地同名异地,巴郡的江州更为偏远荒僻一些。

书说简短,秦国派往巴蜀两郡镇暴的大批军队立即开拔启程,气势汹汹奔巴郡首府江州和蜀郡首府成都杀去!与此同时,巴蜀两地的驻军也发布了征兵令,号召当地与官府一心的民众参加秦军、保卫家园。

巴郡首府江州城内,街头的行人神色匆忙,人心惶惶,一对对甲士正在行军,被派往外城去驻守城池。

街头,有一名身着粉底罗裙、鬓发中插着一柄玉簪、面容姣好的少妇正和丫鬟一起聚在人群中观看官府的布告,那是一则征兵令。众人议论纷纷,有人痛心疾首地述说着城外被洗劫村舍的惨状,引得人心或惊惧或义愤填膺。

这名少妇随夫家姓氏名为巴清,是江州城中的富商巴陇家二公子巴云的新婚妻子。耳闻目睹官府的文告和街谈巷议,她不禁芳心乱跳,显得神情慌乱起来,“锦儿,咱们快回家吧,我担心家中巴二公子也在应征之列呀。”

“就是,就是,夫人快点让巴老爷想想办法,出些钱粮让公子躲过这次兵役吧。”

“那咱们快走!”,两个女子一路小跑着奔回府去。

来到巴府门口,两个人还未及入门,就见到院落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怒气冲冲的巴姓族人、还有不少人神色匆忙地聚拢赶来。巴老爷和两个儿子正被众人簇拥着站在门口石阶上,巴陇正指天骂地怒吼着什么。眼见这种景况,少妇巴清思忖“家里一定是出大事情了!”管家婆见到巴清和丫鬟回来,急忙赶上前来,“少奶奶,你们去了哪里呀?不好啦,老爷的马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