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跋山涉水(1)(1 / 2)

加入书签

再说秦将敬辛派出来南渡江水、赶去救援松毛岭的那一路秦军,大约有两万多人马急急赶来,因遇到大雨、山洪、山体滑坡未能及时赶到战区。前方探马得知松毛岭守军已经覆没,而秦军孟曦所部已经逃过江去。秦军将领石镬感觉秦军身涉险地、情势不妙,急忙引军匆忙返回渡口、企图渡江回撤。

此时,却见江水喧嚣奔腾、浊浪拍岸,江水陡然变得水深流急,船只下水就打转倾覆,竟然不可摆渡了,秦军望江兴叹。

夜郎军同样也发现了这一路秦军的踪迹,“好一块肥肉呀!这是上天的恩赐。”夜郎军将帅们笑逐颜开,“传令各部,即刻压上去,将敌军歼灭于江岸!”军令一下,夜郎各部簇拥着战象、犀牛,乱纷纷向秦军包抄过去。

夜郎军来势汹汹,秦军将领石镬见势不妙,急忙引军抢先占据了附近的两处高山、三座山峰,成犄角之势相互策应,居高临下与夜郎军对峙。

夜郎国大队的人马很快就赶到了秦军驻扎的山下,可是,夜郎军不知秦军的虚实,再没有一个部落的军队敢于去攻山。松毛岭的血战,已经让夜郎军恐惧万分、心胆俱裂,他们这是被秦军给打怕了,在精神上被摧垮了。在这些南方蛮族眼中,秦军战士就像狮虎一样凶猛。杀秦军一个,大约自损十五,就连虎豹军团也被秦人给干净利落地消灭了,若是再想象此前那样贸然去攻山,夜郎国军队无论如何也无法再一次承受那样惨重的伤亡了。

夜郎国也建国几百年了,大大小小的部落战争也打了无数,可如此凶猛异常的华夏军队还是第一次碰到,也由此收获了血淋淋、惨痛的经验教训。

所以夜郎军将领们胆战心惊地问统帅岩玉,“将军,还要攻打山头嘛?”众人心里面在想:“若是还要强硬攻山,我等是死活不干了。”

看着诸位将领惶惑的神情,岩玉说道:“想去你们就去吧!---本将以为不能再硬啃骨头了,咱们还是围困他们吧。秦人很难再来救兵,那些秦军的粮草供应很快就会枯竭,只要我们在山下围定,谅他们也不战自乱。那些山上尽是荆棘,我就不信,粮食吃完了,他们能啃草皮?!”

夜郎军就在山下扎营,看着秦军,静待他们粮草耗尽、不战自乱,就是不去爬坡攻山了。

见敌军不敢攻山,秦将石镬心中暗喜,他召集手下部属来商议对策。

“怎么办?蛮军已经控制了山下、江边的渡口,敌军营中还有很多能作战的大象、犀牛,那东西冲锋陷阵时太厉害,咱们也不可下山去呀!”

“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吧?”

秦军将领石镬与众人思谋、商议一番,决定还是逃!往哪里逃呢?江对岸回不去了,向南走无疑是送死,向东都是夜郎的地盘也是送死,要想活命只有向西逃了!

秦军确定向西走、越过松毛岭一带地区后继续向西逃,沿着江水之滨、附近的山峦,一直逃到与秦国交好的羌戎国境内去,再设法回到巴蜀之地。

夜郎军也没有闲着,他们的将领们一边吃着涂抹上枸酱的白米饭,一边商议军机。

枸酱是啥?相传是古代东南部地区流行的一种美食,类似果酱罐头。东汉人刘德注《汉书》称:“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雄花蕊),味酢。取其实(雌株聚花果)以为酱,美。蜀人以为珍味。”古代北方称构树楮、南方称为枸。《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唐蒙出使南越,食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临牂柯江,出番禺城下,夜郎者,临牂柯江”。那个时候估计还没有涪陵榨菜。

枸酱这东西很好吃、也很贵重,夜郎国其地多金银,他们吃得起。除了奴隶,其国民一般来说是非常富裕的。根据历史记载,夜郎国的官员薪俸之高,就连华夏最富庶的楚国官吏们也望尘莫及,大概一人为官,可以富及三代甚至十代。

先秦时代的夜郎国尽管被华夏称为蛮族,其实人家有自己的文字、有通用的官方语言、也有类同于华夏诸国的礼制、官制、军制,毕竟两种文明是彼此邻近、息息相通的,其实人家真的不是茹毛饮血的野人。

说到华夏地区民族的渊源,就连人类历史学家也头大如斗。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认识是:其实华夏民族中汉族人最为稀少,就像大熊猫一样珍罕了!这是因为中原地区历经几千年的杀伐,真正的汉民族早已经分崩离析、四处逃散或被屠戮殆尽了。如今号称汉民族的人,其实只剩下一个“汉族”的符号而已,其生物遗传上早已融汇进了北方或西域游牧部落、南方百越民族的血液和基因。据说通过基因测序认定的纯正的汉民族,只剩下云南深山里的一只苗裔了,其人数不足数百。

汉族在中国本来实在不能被称作大民族,而造成这种假象的其实就是文化,华夏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血脉,一种神圣、顽强、生生不息,可以教化和归化无数民族的神奇因子。只有华夏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精神和文化,才是如今中国汉民族的根!

秦军想顺利逃跑,就要先办好一件事情。他们并不忌惮武器装备低劣的蛮人,最忌惮的是被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