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结义与意外(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三人收拾完东西直奔卧龙村,一回村,村里人见到周丙,就热情打招呼,然后询问另两个是什么人,来哪的,干什么的,周丙只说是城里的同学,雾霾严重,来乡下换换氧,透透气。

三人来到一间土屋前,周丙推开木门,迎面飘来清新泥土的乡间味道,一座颇有历史的砖土木混合建筑映入眼帘,黑色瓦片,流线飞翼,框木窗子,好像与世隔绝般。屋前有个被土砖围起来的小庭院,杂草丛生,一棵桂花树独立院东处,躯干看起来久经沧桑,不过枝桠上的绿叶,很活泼,风一吹,更可爱,让人颇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觉。

“好久没回来了,可能有些霉乱,就将就点吧。”周丙颇有感触道。

随后推开房屋主门,浓厚的尘味扑鼻而至,地面略显潮湿,房梁也结了不少蜘蛛网。

“没事,我们没那么讲究,反正时间还早,太阳刚好,开始大扫除。”李小天道。

“这个我在行,我从一年级开始,可都是劳动委员。”张德柱附和道。

于是乎,三人开始行动,打水的打水,扫地的扫地,擦墙柱的擦墙柱,精神头十足,不过两个小时没到,房子加院子,已是相当整洁干净,颇有电视上宅院的味道。

三人当然没有忘掉此行的目的,打扫完卫生之后,周丙便带着两人走了一段弯绕山路,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山坡,说那就是卧龙坡。

“远看群山连绵起伏,起于远处两座高峰,消失天际之尾,像是龙角;山势走向分明,由中间斜走两侧,像是龙骨;而这眼前山坡,由两峰数起,恰是第七座,也就是龙的七寸,的确是个风水宝地,龙之脉,墓之冢,莫非这底下真有古墓?”李小天心想,自己看了那么多的关于墓葬的书,风水自然是重中之重,真若按书中所说,这下面的确极有可能有个古墓。

走上卧龙坡,周丙来得一坟前,是他爷爷的墓地,两人跟着周丙鞠了恭作了揖,便开始在卧龙坡走动了起来。

走到某一处,周丙拿出一把铲子,铲身冗长而狭窄,这便是传说中的洛阳铲。

一铲下土,提土上来,土色并未有什么异常,号称有哮天犬鼻子般灵敏的张德柱辦下一撮,猛然一嗅,道:“这土虽然看起来没有区别,但是味道有细微区别,下层土壤竟然带着香味,说不出的香味。”

周丙也辦下一撮嗅了下,道:“我怎么闻不到?”

“我鼻子厉害,只要我闻过的味道,过鼻不忘。”张德柱自信道。

这时,李小天道:“你们看这土壤,越到下层越结实,平常的土壤,可是越往下越松软,而且这旁边树木茂盛,看看旁边的,可都比它矮上半截,不是很奇怪?”

三人都从未踩过点,更未盗过墓,只是从野书轶史上学来的,如今付之实践,也不敢打包票这地葬有古墓。

“我从书上看到过一个定点的方法。”李小天忽道。

“什么方法?”两人异口同声问道。

“我看手机明天有雷阵雨,可以听声定位。但凡巨墓,墓冢空大,我们三人分别站在南西东三侧,因为北侧有条河流,又被后山遮挡,阴暗潮湿,所以不大可能把墓冢葬在那里。当雷声想起时,如果哪侧地下有回声,能产生共鸣,就可以大概确定墓冢的位置了,然后再到此处找一点,就可以定点开挖了。”李小天娓娓而道。

“听声辨位,的确是个好方法。”周丙赞同道。

张德柱只道:“我是没听懂,听起来还有那么回事。”

——————————

翌日中午,三人来到卧龙坡,坐在树下,等打雷下雨。

慵懒地躺在草地上,大概半个小时后,大阳被云层遮起,天一下子变暗,微风四起,李小天连忙叫醒睡熟的张德柱,三人便按计划站好东西南三个方位,相距六十米左右。

终于,一声雷鸣,响彻天际,滚滚而至,地下也传来巨大的附和声,产生共鸣的正是李小天所站的南侧。

忽又一声更响的雷声,此时,李小天感觉自己好像是站在火车上,地下居然好像抖动了一下,没错,抖动,而且,这次的声音,不简单是雷的回声,好像是地底下有什么东西吼了一下,似马嘶,似狮吼,似虎啸。

两声雷鸣之后,天下起了雨,周丙和张德柱说他们没听到异样,喊李小天那边怎么样。

李小天还沉浸在刚刚的奇异感觉中,两人撕心裂肺喊了数声,他才听到,便回应道:“我这边听到了!”

“刚刚被地下的回声震得耳鸣,没听见,不好意思。”待两人走近后,李小天笑道。

李小天只是把听到回声和他们两人讲了下,至于那些诡异的事情,李小天一字未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古墓,他可不想让两人觉得他胆小。

回去后,准备好了各种掘土的工具,第二天,在李小天那处定了个点,便开始挖了起来。

由于下过雨,土壤松软不少,三人轮流换挖提土,一天下来,挖了两米多的深坑,不过并没有挖到古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