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稗子的比喻(1 / 1)

加入书签

耶稣在讲解天国的时候提到“稗子的比喻”:

一个勤劳的农夫,把籽大粒饱的好种子种在田地里,然后回家去。然而,就在他回家休息的时候,有一个坏人,也就是农夫的仇人,偷偷摸摸地跑到他的地里,将稗子种撒下,随后急忙逃走。

到了麦苗吐穗的时候,农夫的长工发现麦田里竟然长有稗子,就赶忙跑去找农夫,告诉他说:“主人啊,你在地里不是撒的麦种吗?现在怎么竟长出了稗子呢?”农夫转念一想,明白了,说:“这是我的仇人所为。”

那长工问:“我们要不要去把那些稗子拔出来呢?”

农夫说:“不必了。因为恐怕拔稗子的时候,也会把麦子毁坏。暂且让它们长着,等到收割的时候,先将稗子挑出来,捆成捆,留着烧了,然后只把麦子收进仓库就行了。”

这个比喻太过精妙,以至耶稣的门徒都不明白。耶稣回屋后,他们就问这个比喻究竟是什么意思。原来,耶稣的意思是:那勤劳的农夫指人子耶稣,田地相当于人们生活的世界,籽大粒饱的种子代表天国之子,这些人都可以进天国;那农人的仇敌指的是恶魔,他撒下的种子是恶者之子,那些人都不能进天国。

收获的时候就是世界末日,而收割庄稼的长工就是天使。在世界末日,人子要差遣天使,把那些生前作恶多端的罪人都挑选出来,丢在火炉里,使之遭受无情的惩戒;而那些善良的人则要在天国享受上帝赐予的荣耀。

“稗子的比喻”将上帝之道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具有东方文学的含蓄文风。它间接地将一个高深的道理蕴含于形象化的比喻之中,以感性形式承载抽象的道理,让人感到天国之道竟如此神秘莫测。

这个比喻本身蕴含着基督教的两个重要命题:末日审判和预定拯救。在基督教教义里,末日大审判是现存历史的终止,是新天新地来临前的准备;而预定拯救则表明得救者就是上帝拣选的人。这两个概念对后世教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