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荣获大韩民国最高荣誉——国民勋章(2)(1 / 3)

加入书签

最令卢泰愚头疼的是聚集在国会门前的五千多名古物商。他们一连几个月在国会门前大喊大叫,大哭大闹,见着来国会办事的车辆就烧,不知有多少车辆成了他们愤怒的牺牲品。就连马路两旁的草坪和绿树都不能幸免,都被浇上汽油烧得光秃秃的了。警察也奈何不了他们,一上来抓人就群起而攻之,总不能把五千多人都抓起来吧?闹得国会上下鸡犬不宁,根本无法办公。

这些古物商大闹国会的理由是:要求政府承认他们修理汽车的合法权利!

而且,这三股示威势力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行动统一,步调一致,大有一种与政府抗衡的架势!

面对这样的国情,身为总统的卢泰愚,能不焦头烂额吗?

想来,多少人都梦寐以求地想到总统宝座上坐一坐,以求一揽万人之上的风光,挥洒一国之君的威风。然而,人人都说神仙好,殊不知,神仙也有神仙的烦恼。

心绪烦乱的卢泰愚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踱着踱着,忽然想起了老朋友韩老先生,想请他来聊聊天,排遣一下心中的烦恼。每当他烦恼得不能自我排遣时,常常会想到这位老友。一方面,这个中国老头足智多谋,常常在谈笑中使他茅塞顿开,另辟蹊径。另外,他愿意听他诙谐幽默的海侃神聊。两人坐在沙发上,品着韩国茶,在无话不谈的神侃中,他会剥去谨慎的政治外衣,不设任何防范,身心轻松地沐浴在友情之中,享受着人类高尚的情操。这对缺少凡人生活的一国之君来说,不能不是一种享受。于是,他拨通了韩老先生的电话……

下午三点,韩老先生如约来到总统官邸。

两位老友相见,一杯香茶入口,自然谈到国内当前如火如荼的群众运动,尤其谈到令卢泰愚大伤脑筋的古物商大闹国会一事。

韩老先生听罢,既没安慰老友,也没顺着总统的思路顺情说好话,而是直言不讳地说:“卢总统,我觉得他们闹是您的国民,不闹也是您的国民,合不合法经营都是您的国民!总统最大的义务就是,让您的百姓安居乐业。古物商搞不合法经营,不能全怨百姓,政府要负一定的责任!”

韩晟昊与韩国总统的交往,向来不卑不亢、直言不讳,从不媚颜取悦。

“嗯?”卢泰愚听到这番话,不禁微微一震。他本想从老友那里得到一点高见或是安慰,没想到却听到这番“教训”,不禁反问一句:“您这是什么意思?您是说古物商他们闹的有道理?”

说起古物商,本是个挺雅的名字,其实在韩国就是收废品的,换句话说就是收破烂的。

早在六十年代,这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当。一时,小小韩国以此为生的人高达百万。后来,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个行当逐渐开始滑坡,到最后连混碗饭吃都困难了。手拿这行执照的几十万大军,就开始转向修理汽车。因为人多,渐渐占领了修车市场,有的甚至变成偷拆汽车的窝藏点……

在韩国,各行各业必须各行其事。你手拿古物商的执照来干修车工的行当,这是大大不允许的。一开始,政府部门对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让这批数量不小的低层百姓混碗饭吃。可是,那些正式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却起来反对了,因为这些人抢了他们的生意。他们开始抗议,偷偷拍下修车的照片,到法庭去告状,告他们违反自动车整备法!卖破烂的怎么可以修理汽车?当然是一告一个准。于是,法庭对古物商们处以罚款、拘留……为此,古物商跟修车厂职工经常大动拳脚,打得头破血流。

后来,八万多名由古物商转行的汽车修理工们,联合起来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政府批给他们合法的经营权,同意他们合法修理汽车。可是,这份申请却遭到国会议员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古物商的汽车修理部面积过小,不能通过!

此案一直搁浅在国会要员的抽屉里,悬而未决,一悬就是十几年。使那些无证经营的汽车修理工们,一直处于被抓被撵被罚的狭缝中艰难求生……

直到这年六月,一直没能获得合法经营权的古物商们,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一直持续到八月十五这天,而且大有一种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架势!

韩晟昊说:“我不是说他们闹得有道理。自古以来,官逼民反。你逼老百姓造反,老百姓当然要反了!你韩国不是垃圾箱,哪需要几十万收破烂的?再说,他们要求了十几年的合法经营申请,国会为什么不通过?原因何在?我没搞调查,可我考虑,主要是一些有经营许可证的汽车修理厂老板在国会活动。他们有大钱,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所以国会才十几年迟迟不肯通过。你想想,成千上万的古物商解决不了吃饭问题,他们当然要闹,要烧汽车了!”

“嗯?您好像对这事情挺有研究啊?”卢泰愚不无惊疑。

“我没什么研究。这是常识。民以食为天,孩子饿了就哭。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自然就要造反。再说,自动车整备法本身就不合理。政府要求一家整备工厂要在三百坪以上。老天爷!在城里买三百坪的地盘,了得吗?那要十亿八亿的韩币呀!别说他们一帮捡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