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上一把当,得来一次机会(1 / 2)

加入书签

我同本书的主人公韩老先生并不认识。

但我很早就有一个想法,想写写那些在国外卓有建树的华侨骄子,想用自己的拙笔去讴歌他们,以弘扬炎黄子孙在世界上的威望!我敬佩那些在海外卓有成就的华侨骄子。他们身在异国他乡,抱着崇高的人生目标,克服了众多难以想象的困境,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而为自己写出了一部辉煌人生,也为人类做出一份伟大贡献,更为炎黄子孙争得一份扬眉吐气的荣誉!

但一直没有机会结识这样的人。

一九九四年,我在《当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写的是一位俄籍华人在生物研究方面的故事。作品问世后,很多人打来电话,要求与主人公合作,有的甚至从新疆、山东等地专程跑来找我。我本着一颗傻乎乎的善良之心,对来访者有求必应,先后向俄罗斯派去三个考察团,为他们帮办一切出境手续,冒着风险给他们当担保人。邀请俄籍华人来中国,陪他跑了好多城市。

在众多的电话咨询者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热情,他说他是烟台的姓高。听他沙哑的声音,不难判断是一位老年人。这使我对他自然多了几分信赖。老年人嘛,总给人以一种信赖感。听语气,此人有一定的教养。他自称是英国某公司的中方代理人。在短短的十几天里,他给我打来十几次电话,每次都长达二三十分钟。他大谈对那位俄籍华人的科研成果如何赏识,让我把俄籍华人请来中国洽谈。我同他在电话里达成协议,我可以把俄籍华人请到北京,由他来承担五千元的费用。我总不能又搭时间又掏腰包的“双赔”吧?再说我们这些作家都是精神上的富翁、经济上的乞丐。他在电话里满口答应,“没问题!那点钱小事一桩!”

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我把俄籍华人请来北京,住进黑龙江宾馆。二十九日那天晚间十一点二十分,我正洗澡,高某忽然打来电话,说他从香港刚飞来北京,要立即见我。说心里话,我觉得时间太晚了,不宜再会客,可又不好拒绝,只好匆匆穿上衣裙,跑到楼下叫醒门卫打开大门……

十一点四十分,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男人,匆匆忙忙出现在宾馆大厅里。他一套劣质米色西装,手拎一只陈旧的秘码箱,身材矮小,肤色黝黑,头发稀疏得连天灵盖都没盖住,最惹人注目的是他半边脸部神经麻痹,一讲话半边脸就一抽一抽地抖动。这副尊容不禁使我微微一震,但我立即谴责自己,不可以貌取人!一个人是不能按着主观意志去塑造自己外貌的!高某一见面就匆忙解释说:“刚才发生点事!一下飞机钱包就丢了,所以现在才赶来!真抱歉,这么晚来打扰你!”

我不无惊讶,忙问他:“钱包里有多少钱?”

他故做漫不经心地说:“啊,没多少钱,只是所有的证件都在里面,还有提货单什么的。”

“那不更严重了吗?”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轻信。

他却说:“没关系,机场的警察正帮我找呢!他们都认识我,很卖力气!”

我仍然沉浸在为他丢失钱包的惋惜中,他却同我热情地神侃起来,并亮出他二十八岁妻子的照片,年轻、漂亮。他呢,自称是五十八岁,看上去却像六十八岁。他说他认识一位旅韩华侨韩晟昊先生,此人在打开中韩通道方面有很大贡献,可以通过韩老先生推广俄籍华人的科研成果等。

高某头脑聪明,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第二天上午,他同俄籍华人双方签属了合作意向书。洽谈结束后,高某让我等他的电话,说要领我去见韩老先生在北京的儿子。

我从午饭后就开始傻等,一直等到晚间,连晚饭都没敢离开,却始终不见他来电话。我急不可耐地拨通他留给我的电话号码,对方却回答说,根本不认识此人!这使我不禁心生疑窦:这人为什么撒谎?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怀着满腹狐疑等到半夜十一点半,电话铃声终于大作,我急忙拿起话筒,一个满嘴醉话的沙哑声音顿时撞击着我的耳鼓:“张女士,你……猜我是谁?”

我说:“你不是高先生吗?”

“不……对……你猜我是谁?”他一连问我四、五遍。

我厉声提醒他:“高先生,请你不要开玩笑了!你不是高先生还是谁?”

他说:“不!我不是高先生!我告诉你,我是国际大骗子!”

我不禁大吃一惊,反问一句,“你谁都骗吗?”

“对,谁都骗!”

我忙仗着胆子回敬他,“我也告诉你,我不怕!我家先生是法官!你这种人我见过的多了!”

他话锋一转:“你知道我为什么想接触你吗?”

“不知道!”我确实不知道,只以为他就是想跟俄籍华人谈合作项目呢。

他却说:“告诉你吧,我是想利用你这支笔!”

其实,这也未尝不可,在以往的电话里他曾流露过,说他的一生经历很坎坷,很希望有人写写他。在没有得知他全部历史之前,我当然不会表态。我从不愿意当这种“御用”文人。

接下来他的话就更不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