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加入书签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基金客!

当下的基金市场如火如荼,较高的投资回报和大量资金的持续入场使得投资基金的赚钱效应在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逐步接触到基金,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中的介绍了解其中一二,还有的投资者已经从投资基金中尝到了甜头。随之而来的则是庞大的储蓄资金通过申购基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证券市常

国内开放式基金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步为公众认知,投资者也对基金市场可靠的投资收益产生了信任。但经过专业的理财机构调查发现:很多投资者尽管已经做了几年基民,买过数只甚至数十只基金产品,但在如何理性投资基金上还存在着种种错误的认识。最终,这类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的甚至不足所持基金同期净值增长率的一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思考一:如何选择基金?

面对当前市场上的基金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普通大众往往容易追随大流,“别人都买,我也要买”的这种心理非常普遍,越是限购的基金产品越容易遭遇抢购。而在抢购之前,很多投资者却没有关注买的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产品。

这里建议各位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准备购买的基金以及管理该基金的基金公司进行谨慎和全面的了解,切忌盲目冲动或者一窝蜂似的抢购基金。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对选择基金和基金公司有个通行而有效的“4P”标准。

第一个P指理念,Philosophy,就是投资理念,这是指导一家基金公司投资管理的纲领性因素,投资者首先要看其理念是否成熟而有效,其次看自己是否认可这一理念进而认可该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模式。

第二个P是团队,People,因为任何投资理念和投资管理的执行都靠人,团队专业能力的强弱是基金业绩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通常来说,投资能力一般的团队难以做出中长期优异的投资业绩。

第三个P是流程,Process,单纯靠人做投资难免会产生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误,这时严密科学的投资流程就显得十分必要,投资依靠流程的约束和执行可以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使基金管理人具备复制优秀基金的能力,其业绩具备持续性。

第四个P是绩效,Performance。这也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评价指标,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它也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因为过往业绩的本质仍然是依赖于前述三大标准。

用4P标准来考察基金,投资者就可以基本把握住优质的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

思考二:长期持有还是短期进出?

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部分基金的净值都实现了超过50%的年增长率,但这些基金的持有人中能获取同等回报的尚不足1\/3。为什么买了基金却没能完全分享到基金的成长?这个结果表面上看出乎意料,实际上却是和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密切相关的。我们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是因为能够长期持有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多。举个例子,汇添富旗下一只基金2005年8月成立,截至2006年1月19日,四个多月内其净值增长率超过200%,但能够一直持有该基金的投资者比例仅为20%左右,大部分的投资者只是分享到这个回报的一小部分。

那么,买基金应该长期持有还是短线炒做?这是很多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的疑惑。

买卖一段时间基金的人都很明白,选择申购基金的时机对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股票最重要的是选股、择时,投资基金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基金投资倡导的是长期投资,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短期市场的震荡只不过是长期趋势线的很小变动而已,只要您选择的是安全稳定、信誉优良的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资的时间较长,比如3到5年,您一定会是获利者。实证研究显示,每次都在市场最高点买进与每次都在最低点买进,从长期看,两者的回报率相差不到10%。

因此,花精力去抓市场高低点是没有必要的,长期投资才是重点。但单笔投资如果能稍微判断一下进场的时机,至少可以少受短期套牢心理的煎熬。这可能也是大家在投资基金时为什么如此关注时机的根本原因。把握投资基金的时机只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就不会有什么偏差。

首先,根据经济发展周期判断买入时点。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股票市场是有效的,股市表现的好坏大致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景气状况。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循环的特征,一个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复苏、扩张、过热几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衰退至谷底到逐渐复苏再到有所扩展的阶段,投资股票型基金最为合适。当明确认为经济处于景气的谷底阶段时,应该提高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低风险基金的比重,如果经济处于发展的复苏阶段,应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重。当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的时候,要逐步获利了结,转换成稳健收益类的基金产品。综合内地目前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情况,预期未来几年都会有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