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加入书签

在市场的下跌中,难免有股票基金的投资人不幸套牢,这时想要赎回,又不舍得割肉;而坐视不理,又承受不了净值的一路下跌,真是左右为难。

这时,需要灵活应变的勇气和技巧,面对气势汹汹的“大熊”,不如转移一下注意力。利用基金公司的转换服务,适时将股票基金转换为同一家公司的货币基金,一方面保住前期收益,另一方面以逸待劳,一旦行情回暖再转回股票型基金。就像在围魏救赵的故事里,“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把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市场基金,“买货币市场基金”只是手段,伺机“买股票型基金”才是目的。

2007年5、6月份沪深股市剧烈震荡带来的波动风险,使很多投资者在赎回和持有之间摇摆不定、左右为难,震荡行情到底应该如何投资?基金专家建议,可以利用基金转换灵活应对股市震荡风险,调整投资组合,追求更为稳健的收益。仅以银华基金管理公司为例,其在2007年6月8日发布公告,自6月12日起开通其旗下6只开放式基金之间的转换业务,所涉及的产品涵盖了股票型、平衡型、保 本型及货币型等不同风险收益类型基金。

在国外基金转换是基金的主流交易方式之一,在国内,许多基金公司也已推出了基金转换业务。所谓基金转换,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要求将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基金份额转换为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开放式基金份额的行为。基金转换和“先赎回后申购”有什么不同?最重要的是转换可以节省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从交易时间来看,按照原来的交易程序,先赎回后申购,一般需要5个工作日,而选择基金转换,则只要2个工作日就够了;从交易成本来看,基金转换时的费用一般由转出基金赎回费、转出和转入基金的申购费补差以及转换费三部分构成,这些费率总合通常会比“先赎回,再申购”的费率要低。

基金转换具有交易快捷、成本较低的优势。从交易时间来看,以股票型基金为例,按照原来的交易程序,先赎回再申购,一般至少需要5个工作日;而选择基金转换则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基金转换有利于投资人更为灵活地应对市场震荡。此外,基金转换相对于“先赎回再申购”的操作极大地降低了投资人的交易成本。假设某基民购买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后来想换成该公司的股票基金,若是以前,投资者来回要支付2%的费用(债券基金的赎回费率0.5%+股票基金的申购费率1.5%),但由于该公司现在已经开通了基金转换,所以投资者最后只支付了0.7%的费用(股票基金的申购费率1.5%-债券基金的申购费率1.0%+基金转换费用0.2%)。如果在优惠期转换,投资者支付的费用还可以低至0.5%。不过,基金转换业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提出转换申请的两只基金必须是在同一销售机构均有销售。

②提出转换申请的两只基金必须在当日都能够正常交易。

众所周知,股票型基金通常有较高的股票持仓比例,因此,当股市短期震荡较为剧烈的时候,股票型基金的风险相对较高。 比如在2007年跌幅最大的6月4日,根据银河证券的统计,跌幅最大的为指数基金,平均跌幅达到6.95%,而平衡型基金的平均跌幅仅为5.04%。可见,不同类型和投资风格的基金产品之间进行转换,可以有效地抵抗股市震荡带来的风险,实现更为稳健的投资目标。

另外,对于低净值基金转换成高净值基金,不能为此而忧心忡忡。虽然基金净值高低会进一步地影响到投资者购买基金份额的成本,但决定基金未来成长性的仍然是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高净值基金显然比低净值基金具有投资上的优势。但只要基金未来的净值增长能力超强,投资者完全有将低净值基金转换成高净值基金的必要。

基金在套牢时进行转换的基本思路:

(1)在中高风险的基金产品和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之间转换。

比如在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和高风险的股票基金之间转换,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基金转换的效用。在相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之间转换,只适用于投资者想转出的基金和想转入的基金长期以来表现差异很大的情况。

(2)投资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时进行基金转换。

在准确判断大势的基础上,股市不好的时候,将股票型基金转换成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避免基金净值缩水而造成的投资亏损;股市向好的时候,则将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转换成股票基金,以享受股票基金长期而言较高的投资回报。

(3)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发生变化时进行基金转换。

当投资者个人因年龄增加、收入降低、疾病等原因导致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下降时,应将股票型基金转换成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基金,提高投资组合的安全性;反之,因升职、加薪等因素因素收入状况改善,使得个人抗风险能力增强时,可考虑将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基金转换成股票型基金,从而提高自己投资组合的获利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