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3)

加入书签

“从投资的角度看,基金投资者在此番市场拉锯的时候入市,可能机会更多。”一位基金专家如是说。

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看好市场,你可以不投资;如果市场预期可被看好,投资人最合适的介入时机就是在市场产生分歧的时候,即所谓“站好位,等机遇”。并且基金专家也一再强调,基金投资一定要关注市场趋势选择品种,同时要有长期持有的信心。

对于投资者而言,主动参与投资其实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虽然市场震荡,但如果其对后市有信心,不妨用心挑选一些好的基金品种进行组合式的投资,或者在投资入市时掌握正确的风险投资理念,从而真正享受基金投资带来的乐趣。

1.基金投资应对风险的七大理念

(1)新老优劣各不同。

首先,新基金并不是保 本的,也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者不要将新基金误解为新股。而且新基金也不是就比老基金的风险低,也未必会比老基金涨得快。

其次,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新基金与老基金的业绩是有区别的,用广发聚富、广发稳健的例子说明了在2004年中市场下跌过程中,广发稳健(新基金)下跌的幅度比广发聚富(老基金)的幅度校反过来,用广发小盘和广发聚丰的例子,来说明在市场一路上涨的情况下广发小盘(老基金)的业绩比广发聚丰(新基金)的业绩好。

(2)只买对的,不怕贵的。

基金不是越便宜就越好,基金的净是表示该基金从成立到现在的收益情况,同一时间成立的两只同种类型的基金,净值高表示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基金的业绩好。用一个例子说明,对于净值高低不同的基金,只要上涨的幅度是一样的,客户的收益水平是相同的,与基金的净值无关。

因此,选择基金不必在乎基金的净值高低以及获取的份额,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基金未来能够上涨多少。

(3)分红多,不代表收益高。

分红是将钱从客户的左口袋搬到右口袋,并不是平白无故送钱给客户,因此,客户不要以为分红就是送钱。实际上,从目前的数据我们发现,基金的分红频率或者分红金额与基金的收益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没有证据表明分红越多的基金,收益率就会越高。

(4)牛市中,红利转投资收益会更高。

红利转投与现金分利最大的区别,就是分红的钱是否又再投到基金中。红利转投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再投资的基金份额可以免申购费。

从广发基金的几只基金的业绩我们可以发现,客户如果选择“红利转换”,则收益率会提高很多。如果选择“红利转换”,则从广发聚富成立起就开始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185.93%(截止到2006年12月29日),但如果选择现金分红,则收益率只有145.73%。

(5)频繁换基,欲速则不达。

基金的投资是一个中长期的投资,短短的一个月或者一周不能体现基金的投资能力。而且基金的申购、赎回费较高,频繁的申购赎回会将投资者的大部分收益吞食。美国从1984年到1998年的14年间,共同基金的收益率超过500%,但是一般投资者的收益率仅为186%,而余下的314%的收益则是由于频繁的买卖而亏损掉。

(6)基金组合不宜太分散。

大家都知道“不要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这并不表明“每个篮子里面放一个鸡蛋”。

证券市场的风险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系统风险,另一部分是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可以用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分散的,而系统风险则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投资基金所实现的功能就是分散非系统风险,而对于系统风险则必须通过保险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

由于基金本身所具有的分散风险的功能,因此,购买多只基金并不会有效地降低风险,反而有可能降低收益率水平。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持有3~5只优质的投资风格不接近的基金为佳。

(7)长期持有胜过波段操作。

低买高卖看起来像是真理一样正确,但实际上却很难做到。在投资者每一次作选择的时候,正确的概率都只有50%,作波段操作,意味着投资者的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正确的。就如抛硬币,连续十次抛到正面的概率只有0.09%。从实证数据上,我们也发现,真正能够在低点申购、高点赎回的客户是“万里挑一”的。

2.震荡市保持赢利需要遵守的纪律

2006年基金市场火爆,购买基金已经成为家庭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许多人又心中犯怵,如何能轻松理财又获得较高收益呢?基金专家建议投资者选择分批买卖的方式应对波动的市场,并遵守以下几条铁律:

(1)不能被基金净值所累。

在众多基民中,通过各种途径关注自己所购买基金的净值已经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因为涨了几分钱欣喜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