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富之家(1 / 1)

加入书签

巴家是当地的富商巨室,在巴氏宗族中属于核心家族。巴陇是巴郡郡守的座上客,其长子巴通为巴郡小司徒,次子巴云为江州小司马副使兼西门团练校尉,可谓是手眼通天。

巴家一族经营何物?香料和化妆品是也!

古代的香料主要是植物香,如丁香、沉香、檀香、白脑香、白芷、独活、松香、藿香、茴香、木香、细辛、大黄、乳香、伽南香、用各种时令花卉制作的香精油等等,还有动物麝香、主要是用于熏香或制作香囊(香荷包),李清照的词句:“瑞脑销金兽”指的就是熏香,其中经过深加工的香精油就是深受古代贵族仕女们喜爱的的纯天然香水,不似今日妇女将各种名目的化工原料在脸上、身上乱抹乱涂,腐蚀皮肤还因爱美而伤身。

女人可以不爱珠宝,却是不能不爱化妆品的。女子的化妆品也就成了古今商家的摇钱树,有句俗语说,“男人挣钱、女子花钱”,钱花在哪里?除了时髦的衣裳就是珠宝饰物、包包和各种化妆品了!

我国古代化妆品的起源还不仅仅是为了美白皮肤,还有防治蚊虫叮咬、宗教祭祀、礼拜神灵和狩猎时隐蔽妆扮的需要。到先秦时代,女性专用化妆品的种类几乎就与今日一样繁盛了!

传说商纣王爱用红蓝花、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制成的化妆品给宠妾染指甲和化妆面容,因这种化妆品最早源于燕国,后人就把它叫作“燕脂”,即后来的胭脂。古人还用各种花朵、香料磨制成各种香粉,用墨及青黑色的颜料(黛)制成描眉笔,用朱砂(丹)调制成口红,用各种有色矿物、植物汁液配制成眼影,用各种动物脂肪或植物膏制成各种润肤品。

朱砂(辰砂)含铅有一定毒性,但它经过硫化水合作用,毒性有所降低,古代主要用来制作颜料、批改公文的“朱批”,用于化妆的主要是点朱砂痣。

而花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出现的晚一些,先秦时候没有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中也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词句。古代许多花黄其实直接取自花瓣,也是纯天然的。

古代铅华和水(腻)粉这两种增白化妆品的出现就比较恶劣了!铅华其实就是货真价实的金属铅粉,水粉干脆就是汞(水银)!《古今注》中说:“纣烧铅为粉,曰胡粉,又名铅粉。萧史炼飞雪丹,与弄玉涂之,后因曰铅华,曰金粉,而今制水银腻粉也。”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印度等等文明中,也屡屡见到大量使用铅粉作为化妆品的记载。“铅华”这种毒性巨大、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的所谓“化妆品”,无疑也是古文明衰落甚至灭绝的一个帮凶。

女子们热衷于化妆品除了自我欣赏,主要还是为煽情即“女为悦己者容”,这和现代女性追逐性感内衣、丝袜、高跟鞋、各种发式,本意和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许多女子梦想能找寻到高富帅,男子梦想寻觅到白富美,这是人之常情,不是恶俗。毕竟人生不满百,凭谁不想过的舒服一点、少辛苦奋斗几年呢?理论上初衷是好的,实践上较难罢了。

这是因为纨绔公子是不会珍惜感情的,而稳重踏实的成功男子又是十分看重贤惠女子,鄙视贪婪、轻薄的女子的。

木子美的话就十分不堪,有人问她希望选择什么样的男子为丈夫,这货色大言不惭地说:“钱多,JJ大,只操我,若操别人也行,钱给我留下!”物欲、肉欲、贪欲和无耻跃然纸上,简直是对女性群体的人格侮辱。当然也有人承认她很勇敢,很直白的。唉,也是时代变迁,人心不古了!

好了,书说简短,这大秦国巴郡巴府一族就是依靠从事香料、化妆品行业暴富起来的,他们依靠从南部地区(包括东南亚)采购进口香料、收购当地出产的高山花卉、檀木香等香料加工成熏香,调配胭脂、香粉、润肤品销售到海内诸国,也开采一些朱砂矿物等等,从而聚敛了富可敌国的重金。

巴老爷经商有一个特色,就是绝对交好官府,服务官府。对于乡里乡亲经常搞搞慈善,对于官府修路、架桥、练兵用饷银的用度慷慨解囊、绝无二话,因此颇受郡守器重。两个儿子也在郡里担任了不小的官职,可谓是真正做到了政商合一的名门望族。晚清的那个胡雪岩,估计也难以望其项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