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3)

加入书签

前导读语:似懂非懂买基金

朋友想做点理财,我建议她买点股票型基金。“买哪个基金好呢?”她问。我说:“A基金业绩不错,可以买点。”

几天后,朋友又和我在MSN上聊起这件事情,显然这次她做了点功课。“投资者说的A基金,怎么这么贵,一份要卖1.6元。有个新发行的B基金1元钱就能买到。而且买A基金的手续费还要比B基金贵。”

“卖得贵的自然是值那么多钱。A基金已经运作了一年多,买的股票都涨了不少,原来的1元钱,现在已经变成了1.6元了埃”我跟她解释。

“既然它都涨了那么多了,还能继续涨吗?人家都说涨太高就有跌的危险。而且我1万块钱买B基金可以买1万份,买A基金只能买6000多份。”朋友说得似是而非。

我开始意识到,一下子跟她解释不清楚。股票这东西,过去涨跌不代表将来的涨跌,关键是今后的前景。A基金持有的股票组合不错,依然是增长热点,而且现在市场上的流通筹码已经不多,这是我推荐A基金的原因。

B基金是新基金就一定有上涨空间吗?首先B基金募集了投资者的钱后,是在现在这个时点上买股票。现在的市场是大盘已经普涨的市场,B基金已经不可能回到一年前A基金发行时的低位去建仓了。

至于1万份和6000份的问题,不管是份数多少,折合成基金经理拿去帮投资者买股票的钱,还不是那1万块钱吗?末了,她似懂非懂。

又过了几天,朋友说她还是买了A基金。我有几分得意,她却说:“你还不知道啊,A基金现在也是1元钱1份卖了。”

果然有一公告,A基金对持有人每10份基金单位分红6元,除权以后,净值变成了1元。又有一报道称,该基金公司为了规避投资者的“高位恐惧”,方有此举。

看来有时候,有些事情确实很难解释清楚。所以姑且让我们来了解一下A、B(新、老)基金的不同之处,或者说了解一下基金市场火爆以来近期所掀起的新的赢钱攻势吧。

随着2006年股市的走强,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走高,基金的赚钱效应初步显现,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意愿开始增强;而且随着广大投资者的基金购买愿望越加强烈,更多的基金品种加入投资市场,一轮新的基金的发行高氵朝早已刮起。这些新加入的基金品种汇聚力量,掀起了一波新的基金攻势。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从2007年6月11号起,市场迎来了新基金发行密集期。尽管不少投资者对股市未来走向比较迷茫,但对新基金发行却抱以了相当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从一些银行渠道以及证券营业部了解到,由于本轮基金发行正逢市场发生结构性调整期间,相当一部分股民越来越关注起以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为主要特色的开放式基金群体。在印花税率提高,导致股票交易成本有所抬高的现实条件下,转向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业已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基金投资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通常情况下,新基金发行以及基金所采取的动作,往往与机构投资者对于大势判断有一定联系。在此之前,由于相当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判断市场调整难免,因而采取了大规模分红以及停止基金申购等措施。而当市场因为调整而出现相对明显的投资机会时,部分基金则推出了利于建仓的新产品以及打开基金申购等举措。而且相当一部分基金往往提前缩短新基金发行时间。

不过,经过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投资者行为的日益成熟,不少投资者对于最新一批发行的基金产品并没有盲目买入。

一位投资者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如果要选择基金进行投资,不妨投资老基金。 毕竟,已经有部分仓位的基金在市场好转时,往往能够赶上大势上涨的步伐。而且,对于那些“封转开”类型的基金来说,由于这些基金的基金经理已经在市场沉浮中经受历练,因此,相对那些并没有太多经验的“新人”来说,也许更能令人放心。

但也有投资者持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购买新基金的好处是费用较低,而且新基金没有以往持股的包袱,现金充足,基金公司可以根据最新市场情况进行战略布局,这样更有利于获得赢利操作的空间。故而,是选择老基金,还是选择新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需要结合自己的投资愿望,左右权衡才能决定的事情。

但由于前期市场的火爆,基金获利的相对稳定性,召唤起了更多的投资热情。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排起了长龙,储蓄存款向基金流入的速度令人惊叹,仅嘉实基金一天就募集400多亿元。为了回避资金过快流入对市场的推波助澜,证监会还暂停了新基金的申购。然后,随着年前市场的大幅调整,赎回基金的投资者也排起了长龙,资金的快速流出加速了市场的下挫,为了防止恶性循环,监管层又恢复了新基金的发行。

2006年年底以来,投资于基金的资金出现了频繁流动,也反映了投资者不成熟的投资心态,基民尤其是新基民的投资理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