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选好苗子,夯实培养人才基础 (4)(1 / 3)

加入书签

所以,1942年4月7号,马歇尔先到英国访问,和英国人达成了一项联合作战的议案。回来之后,他让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做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机构,处理日后征兵等事务提出具体建议。艾森豪威尔领命飞赴伦敦,10天之后,回国了。

6月8日,他把《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命令》这个报告放在了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详细地提出了美军在欧洲作战、各军兵种统一指挥问题,还提醒马歇尔,“请将军再仔细阅读这一份报告,看是否有错误或不当的地方。”马歇尔回答说:“我当然要阅读,但是你也许是执行这个文件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打算什么时候飞赴伦敦?”

(10)和睦相处 (4)

马歇尔的这句话,就等于说未来在欧洲作战的美军将由你艾森豪威尔来统帅。可是当时,艾森豪威尔还是一个刚刚晋升为少将的军官。不仅艾森豪威尔想不到,整个美军、整个美国都想像不到,他的名字在当时对于美国人太陌生了!可是,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有这么一段话:“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超越了366名美国高级将领,因为当时美国有366名——包括他本人,有367名少将以上军衔的人。就是说,在他前面还有366名比他资历更老一点的高级将领。就这样,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艾森豪威尔离别妻儿老小飞赴伦敦,走马上任。

识人、用人应当以才干为重。能否大胆起用新人,是管理者的思维定势与识人的能力问题,每一位渴求人才的管理者都应认真对此进行思索。让年轻下属担当重任,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责任减轻,反而会增加心里的负担与责任;但也不能为了怕有心理负担或麻烦,而放弃这项教育下属的义务,这样,是不够资格当领导的。

9.唯才是举——淡化学历能力第一

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启用了一大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贤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桓管五杰”。

齐桓公向管仲问策时,管仲推荐了五位人才,并说道:“建成大厦,决不能单凭一根木材;汇成大海也决不能仅靠几条涓涓细流。君欲成就大业必须任用五杰: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司马,负责外交;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增加人口,我不如宁戚,请任命他为大司马,掌管农业生产;在广阔的原野上使战车不乱、兵士不退,擂鼓指挥着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统帅三军;能够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司法刑律;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谏之臣,主管监察谏议。想要富国强兵有这五位就足够了,想要成就霸王之业,还要有我管仲在这里。”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令这五人各掌其事,并拜管仲为相,终于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团,成就了一代霸业。

管仲虽是经天纬地的盖世奇才,但同样概莫能外。正是有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紧密的团结在管仲周围,忠实的、创造性的执行桓公、管仲的决策,桓管的霸业才最后走向了成功。

时下,社会中有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用人单位的领导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动不动就以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而不用。其实,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才的惟一标准。作为领导,千万不要被学历遮住了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视野。

管理者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任人要唯贤,要唯才是举,而不能任人唯亲。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尽可能使用那些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这是知人善任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1946年,乔治.蓬皮杜成为戴高乐为残疾儿童设置的慈善信用基金——“安娜.戴高乐基金”委员会的司库。他办事精明果敢,深得戴高乐夫妇赏识。1947年4月,戴高乐组织法兰西人民联盟,让蓬皮杜担任办公室主任。从此,蓬皮杜成为戴高乐的得力助手。

1958年6月1日,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理,蓬皮杜被任命为内阁办公厅主任。12月,戴高乐被选为共和国总统,陪同新总统前往总统府的还有名气不大的蓬皮杜。1962年4月9日,既非议员,也非前任部长,更非重要人物的蓬皮杜,却被戴高乐授命组阁。

在这个例子中,蓬皮杜的出身只是一个中学教师,却被戴高乐委以重任,从一介平民而成为总统的红人。戴高乐不计出身的做法,不仅赢得了蓬皮杜的好感,更重要的是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选到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在后来的日子里,蓬皮杜带领法国人民走向了辉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