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完善制度,强化培养人才机制 (1)(1 / 3)

加入书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要合理公正,才能统一管理标准,发挥人才培养的准绳与法则作用。一个好的制度既能“规矩”人才,又能举荐贤能,让下属把集体目标自觉内化为个人目标;同时,制度也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激励作用。

1.广开言路——健全自由言论制度

对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古代政治家、思想家都有过论述和实践,历代的明君贤臣,也都或多或少地或实际或口头地提倡广开言路,纳谏听议。夏禹为广征不同意见,门悬鼓、钟、磬、铎、鞀等五种器具,让那些提意见的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为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鞀”。

西汉时期,贾山写《至言》向汉文帝进谏,阐述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广开言路,善于养士,则国家就会强大,好比“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汉文帝读了觉得很有道理,确实可行,就听取他的意见广开言路。汉文帝在他执政期间,确确实实如大臣所望,废除严厉酷刑,减免各地租税。他作为一国之君,时刻注意大臣的意见,只要是有益于广大百姓的意见,他是来者不拒,全国筛选人才,把汉朝推向了发展的高峰。

古人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道路可以抵达同一个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为了使选择更为有效,领导应当听取不同意见,并作出充分反馈;构想选择方案,作出明智选择。此外,多种选择方案的构成,还需要来自他人的充分的不同意见。优秀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在确定某项选择、做出某种决策时,总是尽可能地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激发反对意见,从而从每一个角度去考虑清楚、确定选择、实施决策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对领导者来说,要探寻实现目标的新方法,就必须更换思维,换一种想法,多一条思路。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至少需要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定期举行个人“自由表达”仪式。鼓励个人上台进行演说,大胆陈述自己的才干以及自己所追求的岗位,甚至说出某些部门存在的弊端,阐述一下自己的改进方案。如果说得有道理,人力资源部就要对他进行追踪考核,只要认定他具有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让他负责有问题的那个部门。

民主。广泛地听取下属的意见,发挥大众的创造性。在现实中,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往往下属们还没开口,或者提出了具体意见,但没通过充分地讨论,领导者自己就定案拍板了,这就陷入了“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组织能力。领导者要善于把各种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减少外部的摩擦和内部的消耗,让整个团队机构更好地融合而产生高效率。只有当所有的组织成员完美沟通、和谐交流时,组织才能最大范围内地整合大家的智慧,优上选优。

美国前IBM公司总裁沃森也非常重视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沃森从不会犹豫提升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沃森认为对管理者,体贴入微的助理或自己喜欢带着一起去钓鱼的人对自己而言可能是个大陷阱。沃森认为管理者应试着去拉拢那种尖锐、挑剔、几乎令人讨厌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看得见,也会告诉管理者事情的真相。如果管理者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如果管理者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忠告,那么他的成就是无可限量的。

事实证明许多非常成功的领导都不会让自我意识阻挡有用的建议,反而因为多认真听取下属的意见,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当领导者位高权重时,自然会想继续保有自己的权势,但这样做会引起冲突。争取完全的掌控将用尽领导者所有的精力,而这些精力其实可以花费在其他更有效的地方。

事实上,很多集体的问题在于高层主管过度专权。例如,一位一把手十分专权,然而他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缺陷,一直在发号施令。没过多久,那些再也受不了他的专权跋扈、渴望自由的几十名下属,一起来到他的办公室,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放松统治,他们就要集体辞职。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突然的打击,很难让人承受。要认真考虑下属的意见,看看下属说的有无道理,切不可固执己见,以免造成优秀下属的离去带来更大的损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再精明强干的管理者,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如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从中得到正确的结论,获取有益的信息,是一个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每个下属寄希望于领导的,不只是对个人生活的关心,还希望领导能广开言路,倾听和接纳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在必要时,要创造一些条件,开辟一些渠道,让大家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如果不给下属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感到不被重视,抑郁寡欢,工作也索然无味,丧失主观能动性。

因此,必须要广开言路,让大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广开言路的重中之重,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真诚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