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树立典范 (1)(1 / 3)

加入书签

“率先垂范”包括几点:良好品德,管理能力,工作高效,果断决策,身先士卒,诚信宽容等等。所以,克服自身缺点,低调做人,做一个在成绩和人前皆谦虚含蓄的领导;更要高效做事,与下属同甘苦,身体力行,树立典范。

1.五好标兵——发挥领导的典范作用

现代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提高每个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借助于工资、奖金等激励措施,还要依靠领导者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人格力量去调动。

所谓典范力量,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的心理并获得下属认可的能力。典范力量是“无言的召唤,无声的命令”,是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浇铸起来的,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力量。

领导者要想成为大家公认的典范,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具备良好的品德

优秀的领导者必备的第一条件是具有良好的品德,特别是职业道德。如果一个人无德,那他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领导者应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正确处理好各种人事关系,做好工作;用优良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掌权用权,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以德服人。这里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自身要树立良好的品德;第二,要用品德来教化周围的人,第三,做事要以道德为评价标准。

只要能做到这些,那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引四方来朝”。大家知道北斗七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其中三颗组成勺柄,沿着勺柄所指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一颗特别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运动,北极星的方位则是不变的,因此古人很早就学会了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因此,道德高尚的领导“能让别人追随自己,无论自己行向何方”。这说明人的心中有着一种超越利益的价值取向,往往自愿地被他所敬仰的人所引领。

战国时期的楚庄王继位后,很想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因此,时常向大臣们征求治国的良方以称霸诸侯。有一次,楚庄王问大臣詹何说:“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治理好呢?我真觉得无从着手。”詹何回答说:“我只懂得怎么修身养性,不懂得怎样治理国家。”楚庄王说:“为了治理好国家,我是非常愿意采纳意见的,希望你相信我。”詹何于是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君王的品德很好而国家治理不好的事;也没有听说过君王品德很坏而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的事。因此,我觉得,能不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根本在于君王自身,君王就是臣子百姓的榜样啊!至于其他方面,都取决于这一点,我就不用多说了。”楚庄王听了,只觉得茅塞顿开。

公平对待每个下属

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道,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人心。例如:领导者要公平公正地对待诸如分配、晋升、奖惩等问题,切忌亲我者近之,疏我者远之。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充分了解下属的愿望,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分远近,不分亲疏,不因客观或个人主观情绪的影响,表现得有冷有热。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赢得下属的信赖,使下属与自己同舟共济,并心甘情愿地受自己领导。

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

领导的才能集中体现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如预见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等。一个才华横溢的领导者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即使在非常困难和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下属也会同心同德地跟着他去战胜困难。这方方面面的能力,是通过领导者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创造出最好的成绩

任何领导者的人格力量,都不是靠口头创造出来的,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创造第一流的业绩,才能向下属证明你能胜任领导工作,具有领导水平和能力,进而得到下属的尊敬和信赖。反之,那些整天忙忙碌碌,多年不见业绩,甚至遭受惨重损失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具有真正魅力的。做一个下属喜欢的领导,创造和谐的环境和轻松的心情,人的努力就能持久,工作效率就会提高,成功的概率也会增加。怎么让下属喜欢你呢?好的管理者都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下属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他们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在人际交往中,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等等,赢得下属的尊重和爱戴,才会凝聚向心力,从而齐心合力创造出最好的业绩。

真诚地关心下属

人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来自领导者的理解、同情、尊重、信任和关心,更会使人受到鼓舞和振奋。领导者一个主动的致意、一句亲切的寒暄、一次温暖的慰问,都会使下属感到领导者对自己的关心,从而达到心理相融。受到下属欢迎的组织领导,往往能够给下属提供工作与生活的诸多便利,如提供理发、修鞋、免费早餐等看起来不起眼的福利,却极富人情味。还有,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