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树立典范 (3)(1 / 3)

加入书签

所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最能显示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当下属们都在为未来走向何方而莫衷一是时,你敢断然拍板,并且在事后被证明是多么的“英明伟大”,那你在今后就将被奉为神明。特别地,你那个决策在当时越被别人不理解,则事成后你受尊敬的程度也就越加强烈。下属们在自叹不如后,一般会铁定决心跟你走。

以下几点为你锻炼和加强自己的决策能力提供参考:

1.决策时必须全面掌握信息,必须谨慎。

2.别让自信变成自负,一定要全局考虑,重视细节。

3.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敢于冒险。

4.保持清醒,分出轻重缓急,避免被误导。

6.推功揽过-—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有一种现象,有的领导者如果下属成功了,这功劳自然少不了自己一份。姑且不说领导有方,至少也是用人得当。如果部下失败了,自己则可以挽回局面,通常以干预、调整甚至撤换人员,转败为胜,仍不失英明。例如,当上级领导追查下来时,可以起一种责任缓和层的作用,可以说:“这事我没过问,不太清楚。”“我调查一下,由我处理吧!”等等,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其实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谁都知道决策的责任就是你。

与此相反,著名的美国橄榄球教练保罗.贝尔在谈到他的队伍如何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说:“如果有什么事办糟了,那一定是我做的;如果有什么差强人意的事,那是我们一起做的;如果有什么事做得很好,那么一定是球员做的。这就是使球员为你赢得比赛的所有秘诀。”这是一种很高的个人风范,这种与下属共享荣誉并为下属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鼓励了球队的每一个人,既然能做到这一点,球队的每战必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领导者若只为自己着想,把好处留给自己,把风险让给别人,甚至私窃下属的功劳,下属自然不会为你卖命效力。老子所谓:“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弗居。”这就是劝诫管理者要能容人,不要居功自傲。然而,对下属让功,或公开张扬下属的才华功劳对管理者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管理者若有这样高的涵养,下属自会感恩图报。

东汉时期,有个叫钟离意的人,因为很有才能,被提升为尚书仆射。有一年,一伙匈奴人来投降汉朝,汉明帝大喜,遂命令钟离意负责赏给他们绢绸。不料手下的郎官办事不细心,多给了匈奴人一些绢绸。得知此事,明帝大发雷霆,下令要对郎官用酷刑。作为此事的负责人,钟离意自知责任重大,便匆匆觐见皇上,叩头请罪道:“做事犯错,人人在所难免,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应当以官位的高低来定罪。这件事由我负责,所以论罪也应当从我开始,从重处理;郎官是我的下属,就应当从轻处理。请皇上明断!”说着就要脱去衣服接受惩罚。明帝见钟离意敢于承担责任,情愿接受惩罚,怒气也就随之消了一大半,即令他穿上衣服,免去惩罚,也宽恕了郎官。

没有人是完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下属虽为你做事,但下属也是人,不是为你赚钱的工具。既然是人,也要追求成就感,也怕办错事大祸临头,丢了饭碗,趋利避害是所有人的人性弱点。因此,作为领导者,不仅要让下属分享你的胜利成果,更重要的是当下属办砸了事、犯了错,领导者要主动承担责任为其开脱,并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千万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或采取落井下石的态度不管不问。

其实,领导者决策失误是难免的,因决策失误而使工作不理想时,尤须要警惕。上下级双方都要考虑到后果和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互相推诿。把过错归于下属,或怀疑下属没有按决策办事,或指责下属的能力,极易失人心、失威信,这是管理者的大忌。

鱼和熊掌不可以兼得!但作为管理者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坚持推功揽过。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不争”是争的一种手段,是管理艺术的体现。

汉朝人张汤出身为长安吏,却能平步青云登上御史大夫的宝座,且深得汉武帝信任。每当有政事呈上,武帝不满,提出指责,张汤立刻谢罪遵办,并说:“圣上极是,我的属下也提出此意见,我却未采纳,一切都是我的错。”反之,若武帝夸奖他,他则大肆宣扬属下某某点子好,某某办事利落。如此得到了手下人的爱戴。可见,张汤运用推功揽过这一招达到了无上境界。

勇于承担责任是领导者应有的一种天职和气度,也是使犯了错误的领导者反败为胜的良方。具体来说,在下属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有如下好处:

维护权威。没有权威的领导者不是真正的领导者。维护权威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重视的一大课题。有了过错和失误,显然影响了权威的树立,许多领导者或敷衍搪塞,或矢口否认,或避而不谈。其实这反而显出其拙劣和愚蠢。痛快地承认不足,认识过错,让人们看到你勇敢的精神和坦诚,却能奇迹般地增加其威信。

显示胸怀。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种胸怀也是一个领导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