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精于培训,促进下属快速成长 (4)(1 / 3)

加入书签

这些人,多半是遇到不懂教育下属的领导,不是过分放任,就是拔苗助长;要不就在幼苗刚开始成长时,就给予一连串的伤害,幼苗因不堪遭受强烈的外在压力,遂萎缩枯槁。譬如:一进入单位,就受了领导的气,从此以后就会变得畏首畏尾、小心谨慎。这种人,以后往往不能成大器。因此对于一株幼苗,应注意给予适当的养分,而避免不必要的摇撼。

领导们一般对新进的下属都会怀有警戒心,所以通常只让他做些杂事,将他放置一两个月。像这种做法,是不能使他成长的,应该一开始就将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尽可能让他去表现,即使派给他重任也无妨。万一失败了,也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切不可多作负面批评。总之,以鼓励为主,他才容易长进。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具备以下几种优点:(1)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绝大多数人出生于70年代以后,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有机会、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对待工作有热情、有理想和追求。(2)头脑灵活,思维敏捷。青年干部出生的时代、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信息量大,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及时、快速反应。(3)思想解放,有创新精神。年轻人最少思想包袱,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作敢为,敢于标新立异。

然而也应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1)阅历简单,经验缺乏。(2)认识存在误区,工作能力提高不快。(3)政治理论功底不深,知识盲点较多。

鉴于以上的优缺点,领导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进行培养:

给足政治动力。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政治上的进步,往往比物质上的获得更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对于青年干部,更应从政治上关心他们。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年轻下属,有发挥才能的空间,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提供做事平台。让青年人有做事的平台,有做事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逐步成长,使他们在独立完成工作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营造宽松环境。给青年人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民主的氛围,要让他们平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思维去闯,充分发挥最大的潜能,释放最大的创业激情。

所以,每一块铁都是好铁,要锻炼成好钢,还需领导的反复打磨提炼。如此一来,受益的不仅是个人,因为集体的效益是由个人创造的,所以从长远来看,受益的终将是集体。

9.培养习惯——关注细节提升品位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就需要培养每一位下属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就算只是一位下属的不良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如果你不采取相应的行动,纠正这些不良的工作习惯,就很可能会损害整体的士气。

有个帕金森“办公大楼法则”,说的是一个组织的办公大楼设计得越完美,装饰得越豪华,该组织离解体的时间业也就越近。

他发现,许多生意兴隆的公司、影响巨大的组织都设在不起眼的地方,住在简陋的房屋里,一旦搬进豪华的大厦,便转入衰退的轨道。例如,圣彼得教堂、罗马教堂、梵蒂冈教堂等宗教组织,都是在极盛时开始设计和修建这些教堂,等这些教堂建成时,宗教组织的势力便走下坡路了。国际联盟大厦、英国议会大厦、凡尔赛宫、布伦海姆宫、白金汉宫、英国殖民部办公大楼等政治组织的大楼,都是在落成典礼之后,该组织的权势发生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带来厄运。

如果帕金森了解中国历史,可能会找到更多的例证,比如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为什么这些以豪华著称的建筑物,都成了这些组织的“陵墓”呢?

所以,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在日常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这绝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不可不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箴言不可不诫。

改正不良的习惯,可以为你自己和你的下属、你的工作小组及整个组织带来好处,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提高工作小组的士气,不因个别下属的不良工作习惯而加重自己的工作负担。在改正不良的工作习惯后,工作小组便更加精神振奋,工作环境更合意、更舒适,而且更安全。这样一来,每个人的面貌素质得到了提高,则组织的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领导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改正或培养下属的习惯:

根据组织文化鉴别出下属的好习惯和坏习惯

好习惯和坏习惯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每个单位拥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和文化,因此,倡导的好习惯和反对的坏习惯也不尽相同。领导必须根据自己特有的文化来界定下属身上普遍具有的、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把它们作为习惯管理的主要对象。

采取措施巩固好习惯,纠正坏习惯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