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奖惩分明,恩威并施树威立信 (4)(1 / 3)

加入书签

三、感动法:这个方法适用于讲信用、讲义气的下属,只要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那么他一定会对你百依百顺,并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首先要取得他的好感,比如在其有难的时候,主动、无私地给予帮助'再找机会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第三步就可以主动约其谈心、谈工作,坦陈要协助其成长。

四、沟通法:先礼后兵。请他改变态度行为,强调利益捆绑和共同目标。交流时要注意不卑不亢,恩威并施。即使这样多半不会奏效,但很有必要,有礼在先,后面的动作就“师出有名”了。

五、树敌法:这个办法针对的人群一般属于典型的“负面”代表。在一个集体中要平衡力量,而不能是搞“一边倒”。作为领导,有必要给他们树立“正面”的表率,让二者相互较劲,领导从中调和,让平衡力量最后达成一致。必要的时候可以给“负面”代表来点下马威,但不可触犯众怒。

运用“杀鸡骇猴”的做法,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严惩首只以身试法的“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严明的法纪,也经不住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违反、破坏。为了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管理者必须及时捕捉第一个胆敢以身试法的“鸡”,坚决从严处置,教育更多的员工。这种方法又叫“枪打出头鸟”。第一个以身试法的“鸡”,犹如出头之鸟,一来数量最少,容易惩罚;二来影响极坏,倘若不及时打掉,后面势必跟上来一群。因此,领导者绝不能放过第一个以身试法的“鸡”。

2、重点惩罚“领头鸡”

有时候,领导者会同时遇到好几个违反法规的“鸡”。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严加惩处,一来打击面过宽,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挽救作用;二来对工作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甚至会因此而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三来管理者树敌过多,不利于今后搞好上下级关系。为此,领导者在从严处置时,要尽可能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领导者应从若干个违法之“鸡”中,精心挑选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坏的一个,予以重点惩罚,同时对其他几个违法情节较轻,认识态度也较好的下属,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这样做,既能教育大多数,又能使受到严惩的“鸡”陷于孤立的境地,从而切实收到惩一儆百的良好效果。

通常,在意见纷纭、工作受到许多阻挠的时候,为使步骤划一,政令贯彻执行,必须以严厉手段来应对。人是神秘的,每个人都各有主张,各行其是,如果领导者不能树立权威,则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必要时必须杀鸡骇猴,以儆效尤,但问题的关键是,既然决定要杀鸡,就要保证一定能骇猴。

常言道:无情未必真豪杰。领导者对有过失的下属,也要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其排忧解难让其充分感受到领导的关怀。人情味要讲,原则性更要讲。讲人情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坚持了原则,人情味才能更有效,更具有教育性和感召力。

9.痛处扎针——以理服人注重成效

每个人身上最宝贵的莫过于他们的羞耻心和责任心。在批评的时候,领导们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斥责的艺术,一定要注意对下属自尊心的保护,以理服人;在斥责下属的时候注意把握分寸,掌握艺术,让斥责和批评达到目的,收到良好成效。

要达到批评的效果,领导者一定要注意以下五个“必须”:

1、出发点和动机必须正确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人改正错误,更好地工作。因此,管理者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遵循“团结一批评一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事实证明,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核心和关键是出发点是否正确、动机是否纯正。如果带有个人成见,即便批评的内容正确,也往往不能被下属所接受。同时,管理者在批评下属时,不能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公平合理、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批评面前人人平等。

2、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批评是十分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抓住错误的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不能凭主观臆断和想当然,更不能听信谗言,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中生有。那些不痛不痒的批评,含糊其辞的批评,点不到痛处的批评,莫名其妙的批评,是不会让下属口服心服的。因此,管理者在实施批评之前,一定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然后再进行批评。这样做,才能保证批评的公正性,做到有的放矢,收到应有的效果。

3、批评必须分场合

批评的场合非常重要,一般不应该当众批评,否则会增加被批评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在同事面前的威信,批评如果必须当面或在公众场合进行,增加他们以后开展工作的难度。有些也应事先做好被批评下属的工作,或下去以后作好适当的解释。如果两位下属心存芥蒂,情绪对立,就不能当着这个人的面去批评那个下属,这样容易使一方认为上司是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