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敢于放权,充分历练下属能力 (3)(1 / 3)

加入书签

总之,领导者要做到合理使用干部和安排下属,就必须全面掌握授权艺术,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发挥其工作效力,搞好各项工作,实现轻松而有效的领导,最大限度地实现成员个人与集体的价值。

6.聚沙成石——人人参与和谐双赢

古代文明绵延了几千年,但社会的科技水平变化不大,近现代文明不过区区300余年时间,却已变得翻天覆地。其原因何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上层建筑影响着经济发展。古代社会的专制制度正是人们思想及创造性最大的桎梏,而现代的民主制度则让人们的智慧迸发出来。同样道理,领导者若想让组织不断地发展前进,自己就不能成为那个高高在上的专制君主。而应在组织内发挥民主作风,把一些权力交给下属,让每个人参与管理和决策,这样才会产生惊人的力量,实现双赢的结果。这也正是所谓“聚沙成石”的力量所在。

成功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参与式管理”。他们认真听取下属对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下属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参与管理”会使工作计划和目标更加趋于合理,并增强了个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柯达公司创始人伊士曼很重视听取员工的意见。他认为企业的许多设想和问题,都可以从员工的意见中得到反映或解答。为了收集员工的意见,他设立了建议箱,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这在美国企业界是一项创举。企业里任何人,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都可以把自己对企业某一环节或全面的企业管理的改进意见写下来,投入建议

箱。企业指定专职的经理负责处理这些建议。被采纳的建议,如果可以替企业省钱,企业将提取头两年节省金额的15%作为奖金;如果可以引发一种新产品上市,奖金是第一年销售额的3%;如果未被采纳,也会收到公司的书面解释函。建议都被记入本人的考核表格,作为提升的依据之一。

管理者每天都需要对许多事情做出决策,一些看似简单或无关紧要的决策,实际上却非常重要。宾馆、餐厅、医院、航空公司等服务机构的职员每天需要做出无数决策,研究单位、装配厂、钢铁公司、软件公司、电信局、商业会计事务所、火车生产线的职工们,也会面临决策。尽管不同的组织有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决策,但是,他们仍需要就出现的问题做决策。例如,对面前的事是想办法解决,还是顶回去?对运转中出现的问题是关注,还是随它去?对他人报以微笑,还是冷漠地做“好”本职工作?尽管有些时候一些决策“看不见”,但每个组织的管理层绝不能忽视它们。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集体,每个下属都需要做出决策,因此,管理者应当适当放权,一方面,让下属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另一方面,培养下属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刚出现时能够立即给出恰当决策,并立即行动。

所以,管理者一旦授权,就应给予下属充分自由度,包括给他做具体事情的决策的权力。

前北欧航空公司最高副业务主管詹.卡尔佐经统计发现,第一线的员工每年需做出大约17万个大大小小的决策。当他升任最高业务主管时,企业每年的客流量已经达到1000万,员工与顾客的接触机会达5000万次因此,员工的服务状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他说:“员工每天做出的决策会产生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我仍尽量避免负面效果。可以说,这是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绝非危言耸听,在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就使用被称之为“参与式决策”的决策方式。它的这种决策方式,给下属充分的权力去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实已经证明,英特尔公司的上层管理者经常会与下属们公开交换意见,提出讨论并采纳各种观点,最后得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让下属参与管理,增强下属的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让下属参与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种管理,是组织文化优良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管理者对基层下属强调的只是执行,而忽视了下属的创新能力,忽视了下属参与管理的作用,这明显抑制了整体的活力。让下属与领导者处于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研究和讨论问题,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改善下属的工作心态。要想让下属对工作总是充满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下属参与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属参与管理以后,领导者不是自上而下地发号施令,而是鼓励下属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即使出现偏差也不过分苛求下属。同时,通过培训和教育,使下属逐步参与到决策中来,实现和谐双赢,才是领导的管理目的。组织的发展不是只靠-个或几个领导者的能力,还必须依靠每个下属的积极努力,借助他们的才智,群策群力逐步将集体推向前进,这才是谋求发展的王道。

让下属参与决策,就会获得更多的人的支持,从而减少办事的阻力。同时,由于参与者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他也会为此尽自己的力量。没有什么能比做主人的积极性更高。所以,“聚沙成石”是实现双赢的基础,让每个下属参与到决策中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