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鼓励竞争,大浪淘沙扶植精英 (4)(1 / 3)

加入书签

冲突固然增加伤害的风险,但如果妥善处理,也可以是有效获得回馈、解决老问题、提高成功几率的最佳契机。这是冲突的积极效应。能干的领导对冲突的处理胸有成竹。他懂得运用冲突,而从中受惠,并密切掌握解决方案的执行状况。

要学会“和稀泥”,当个“好好先生”。没有必要去追查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些事情很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所要做的只要把事情冻结,告诉双方“一切到此为止”。同时你还必须指出问题所在,例如某人的态度要改善,懂得组织的内部竞争是必然的,只有具备进取意识,才有压力,才会保持毫不松懈的斗志。管理者应该懂得:

有限度地鼓励纷争,来激发下属。竞争是促进进步的原动力。有限度的鼓励纷争,不一定要做出非常明白的表示,以暗示或默认的态度,即会让纷争的双方获得鼓励。不过这种获得上级鼓励的纷争,如果双方不知自制的话,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鼓励纷争,应用于双方都有争胜的“野心”,欲求工作上的表现或建议。如果有“私人”介入的话,你应即刻出面澄清、调和,阻止纷争的扩大。否则,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纷争考验下属的能力和品格。管理者常常需要物色一位接班人,这位接班人无疑要在自己得力的下属中选择。下属的考核,平常当然是以能力、绩效、品德等项目来评定。当下属之间发生纷争时,也可当做考核的机会。此时你可由双方所争论的问题、立场、见解或动机,去了解他们的修养、气度、眼光、忠诚等。据此作为你物色接班人的参考。

适当的调整职务。双方的纷争,有时很可能出于本位主义的作祟,以致攻击对方所属的部门或所掌的职权,尽力维护自身的立场。本位主义的产生,一方面固然是人的本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沟通不够。如果可能的话,将双方对调职务,也许纷争的情形即可消解。不过,这也要看工作的性质及双方的特长而定,不可盲目调整,以致局面愈搞愈糟。

下属之间有纷争,管理者切忌在不明情况时就偏袒某一方。除非你已准备失去别的忠诚,否则,最好不要介入。这样,你才能处于客观,出以公正,使组织不因纷争而受到损害。

善于分析。中国有句古话,“偏信则惘,兼听则明”,是说只有同时听到两种不同意见,才能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避免片面性,得出正确结论。有不同意见通过争论,各抒己见,可以找出其中的缺点与瑕疵,加以弥补,可以肯定优势,加以发扬。在对立的冲突中,方案得到不断地修改、更新、完善,真正成为经得起推敲的最佳方案。所以,没有反面意见时不宜草率作出决策。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要引导好内部的竞争,如果造成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内部自相争斗,那就得不偿失了。

下属之间可能为了出现了争权夺利而明争暗斗。如果管理者能够巧妙地加以利用和操纵,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现,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能够控制住局势的掌权者,总是善于在派系林立、矛盾纷争的局面中寻求平衡,他往往以“和事佬”的姿态出现来调解矛盾、化解矛盾,以利工作。

9.合作竞争——竞争辅助团队成长

把下属的奖金分配与团体业绩结合,结果是加大部门之间的奖金分配差距,奖金起到了奖勤罚懒的作用。团队的奖金分配完全体现权限委让的做法,由直接领导根据每个团队评价期内的工作业绩决定。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观念和做法的改变,带来的是下属竞争意识的增强和危机感的产生。所以把竞争引入到团队内部,是一种明知的做法。

虽然说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只要你控制的好,适当的竞争可以提高一个团队的工作成绩。哪怕是在团队内部的竞争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如果你拒绝一切团队内部之间的竞

争,那么你就丧失了一种真正激励你的团队员工努力工作的方式。在竞争开始之前,没有人确切的知道竞争的结果是好是否,但是,只要对竞争适当的控制,你就能把竞争限制在最范围内,而且如果你不去尝试你就失去了一个进步的机会。

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团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在内部形成“学、赶、超”的积极氛围,推动每个成员不断自我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竞争

的筛选,可以发现哪些人更能适应某项工作,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从而实现团队结构的最优配置,激发出团队的最大潜能。

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是有利的,但是一定要保证团队之间的友好竞争。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任何竞争都会有产生负面作用,在开展竞争之前必须做好防范负面影响的措施。

不要使团队之间的竞争过分激烈。过分激烈的竞争会破坏团结,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会危及到实际的生产,如果你看到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背地里使坏、暗中作梗,这时候你就一定要谨慎行事。如果团队成员为了赢得竞争而采取一些作弊行为,你一定要及时制止,比如每个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捷径,试图捏造事实或制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