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绩效考评,公平公正考核人才 (2)(1 / 3)

加入书签

院方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简直是欣喜若狂。经过临床实验。他们就断定这位医生找到了攻克癌症的方法,并且决定向社会公布这一成果。

但是,这位医生却非常冷静,“这样做恐怕不行吧,癌症只有在五年后不再复发才算是治愈了,虽然他们的癌细胞现在是减少了,但五年后怎么样,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呀……”在他的一再坚持下,这项成果才没有向外界公布。

其实后来没到五年,那些患者的癌症就已经复发了。院方也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没有公布于众,要不然现在就出丑了……”

在确定业绩考核的期限时,一定要注意让下属在这个期限内,能够彻底地完成他们的工作。内容不同,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所以,绩效的期限是有长有短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例如,

在一家服装厂,不同部门的员工,其考核期限就是不同的。对于生产部的员工来说;他们缝制一件衣服,只需要几十分钟,最多不会超过几个小时。所以,对他们的生产数量,就要每天来进行考核。而设计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要设计出一种流行的款式,别说几个小时,有时候几天恐怕都不行,如果还像生产部那样,每天都对他们进行考核。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对于设计部,应当按月来进行业绩的考核,看每个员工在月内能设计出多少种新款式,这样才能比较出他们的业绩水平。

可见,考核的期限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考核工作中一定要予以重视,否则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给集体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重视期限,确定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不同的工作,它的完成期限一定会不同。如果领导把难易程度不同的工作,确定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而玩不成者就是绩效低的一个,这样就有失公平,也会伤害下属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势必会埋没人才。所以,考核期限的制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领导在下达指示、制定工作计划时,一定要把考核期限作为一个关键点看待,这样才会在合理公平的环境里,激发人才的动力,才能辨别出真正的人才。

4.能力考核——合理分解承认差别

领导对下属考核时,能力应该是首当其要的考核内容之一。能力考核不仅仅是一种公平评价的手段,而且也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手段。通过能力考核,将有能力的人提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把能力偏低的人调离其现职岗位,这无疑会促进组织更好地发展。什么才是工作能力呢?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应做的事情,算是有能力吗?不算。下面这个事例就为你进一步弄清能力的高下提供解释:

在美国东海岸的某一条街上,有一家著名的毛皮公司,公司的职员中有三人是亲兄弟。一天,他们的父亲要求见总经理,说总经理做事不公平,原因是三个儿子的工作性质差不多,三人的工作能力也相差无几,可为什么大儿子的周薪是350美元,小儿子的周薪是250美元,而二儿子的周薪则是200美元。总经理听完后说:“现在我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情,你只要看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总经理先把老二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停泊在海边的H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质量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老二将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离开了。5分钟后,他便回到总经理办公室做了汇报,原来他是用电话向H船了解情况的。

总经理又把老三叫来,吩咐他做同样的事情。l小时后,老三满头大汗地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汇报。他说他去了H船,同时,把亲眼看到的船上的货物数量、质量等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

最后,总经理才把老大找来,吩咐他再去H船,调查船上货物的情况。3个小时后,老大才回到总经理的办公室。他首先重复报告了老三报告的内容,然后说他已经将船上最有价值的商品品牌都记录下来了,为了方便总经理与货主签订合同,他已经请货主明天上午10点钟前来公司一趟。返回的途中,他还向其他两家毛皮公司询问了货物的质量、价格等情况,并且已经请与这笔买卖有关的本公司负责人明天上午11点到公司来。暗察了三兄弟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后,父亲高兴地说:“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他们的行动给我的答复更有说服力。”

对下属能力考核时,首先应把能力可分解成四个部分:常识、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工作经验;体力。

对某一岗位而言,下属了解这个岗位,有一定的常识才能知道岗位的性质,有了技能和技巧才能获得这个岗位,当下属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保住这个岗位而不至于被淘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渐渐衰退,就得要及时调换。所以对能力进行考核,就是分别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考核。通常工作经验与体力成反比,工作经验丰富的往往是那些年长的下属,因此体力也在逐步下降。专业知识和技巧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这样一来,各种年龄段的下属都有优势和劣势,有利于促进考核的公平。

张某和李某分别是大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